“那你的問題是?”林如許看了效果圖和總平面圖,覺得畫的挺好看,大量面積都是高層小戶型,低總價快銷,別墅就算賣的慢也不耽誤回本了,這挺好的方案還來問啥。

“我就是問問,別墅和高層的位置這麼放行不行?我看別人家都是面向大海前排別墅,後排高層,這樣省容積率。高層會阻擋後面的採光,先放別墅再放高層也不會影響別墅和高層看海。但問題是我這片海灘朝北的,大高層蓋在後排,那影子直接都擋別墅了。我能不能調換位置?”

林若妍看了看圖紙,的確是這樣的。

他這片地的海灘在用地的東北面,如果按照常見規劃格局沿海是別墅,大高層離海灘遠,臨近地塊南側,那不是正好擋住了別墅的光麼?但是如果位置對調過來,將大高層沿海建設,別墅視線不都被大高層堵死了麼?

“我倒是覺得將大高層放到海邊第一線挺好的。”林若妍想起了後世一些先進設計理念,說道,“長期住在海邊的人都知道自家房子不要挨著海太近修建。他們怕什麼?海風、颱風侵擾。躺在自家別墅的床上,看窗外的海景,想象中畫面很美,但更多時候海風溼氣很重,大風大浪動不動就進了自家院子和房子裡面,傢俱全泡湯。別墅質量再好,也還是一兩層的小建築,與海邊民房沒有本質區別。”

這位點點頭,他小時候就住在漁村,那時候有錢人家建房子都離海邊遠一點,建在高處,更有錢的乾脆搬到遠離海邊的鎮上城裡住,誰住在海邊啊,晚上風吹浪打,刮颱風一不留神全身溼透。

現在有錢人喜歡海邊度假,那是因為他們不會自己去打掃維護房子,每次颱風過境,善後整理的工作可費老勁了。酒店的房子還好,有專業人士維護。自家買了個別墅丟在海邊,一年來住那一兩個月,其他時候放著空著,再好的質量也扛不了多久。

“所以可以用高層擋風,高層一二層架空,做點公共配套,什麼半開敞的泳池,洗浴更衣,酒吧飯館燒烤大排檔,利用樓下這種灰空間遮陽避雨,搞活商業。別墅區與海岸離遠一點,給他們私人大花園。有條件的一個組團搞一個小泳池。想在自家組團玩也有地方,想去海灘,追求人多看熱鬧,那走幾步路就到了。海灘那邊的喧囂也不會打擾到住別墅的人。”

林若妍說,“既然人都在海邊了,想晚上躺在屋裡看海就去公寓住,想享受大別墅的奢豪私密還是要住在遠離海灘那邊。這樣海灘的利用效率也很高。”

這位老闆其實也早有類似的想法,不過和別人一說沿海蓋高層,就被人嘲笑。現在得到了林若妍這位“專業”人士的認同,自信心立刻高漲,越想越對,連連道謝。

林若妍又趁機介紹,自己與外國知名物業公司有合作,如果將來他的專案需要請高階物業團隊可以考慮聯絡。她早有計劃,將境外知名物業公司本土化,將來配合爆炸式的房地產業需求,輸出物業管理服務,相關機會就要趁早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