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招滿了。目前秋季入學的學生在北邊老校區內上課,因為每個年齡段都有開班,從小學到高中,十二個年級也不過是多了十二個班。

但是這樣的學生人數增加讓CY區教育部門的人高興不少,這可是老牌正經的國際教育集團開辦的學校。學校立在CY區的地上了,將來這些孩子們考入國外名校,也給區裡帶來了名譽。

CY國際學校是新校區,湯瑪斯他們還搞了個擇優班的噱頭,也就是確保小班教學,精英教師配置,在校學習期間大排名能到百分之十的那批孩子都能獲得海外名校推薦機會。

國際教育集團與歐美髮達國家的名校都有常年合作,他們發的推薦信含金量非常高。讓孩子們未來升入名校的機率大幅提升。

海外的名校並不是成績好就能上,知名人士的推薦信就是最重要的一環。為了這個機會,京市甚至是周邊幾個地區家長聞風而動,報名的其實有四百人。他們因此還搞了面試,為確保教學質量只選了三百人,承諾等來年新校區建好了再擴招。

這次招生還放出了訊息,明年春季招生會優先買了林氏地產豪宅專案的家庭選拔。這一波助攻,直接搞得豪宅的房號都變得緊俏起來。而且買了房號的都不再出房號,是真心想買豪宅了。

一個學生一年的學費小學階段是十五萬,初中十八萬,高中二十萬。這一次招生三百名學生,第一年學費就收了五千多萬,還不包括生活費學雜費等等。扣除一千多萬運營成本,林若妍憑藉學校佔股,同股不同權,享受了八成收益,竟然有三千萬分紅。

辦國際學校這麼賺錢的麼?

等到明年春季招生,預計每個年級擴招為四個班,就大概是比現在多三倍的分紅,也就是明年三月前後,她又能收九千萬了?往後十年,每年穩定能收一個億以上,細水長流,就算十年後降了分紅佔比,那一年也有八千萬呢,這筆買賣還是很划算的。

畢竟學生一直源源不斷,建造學校的成本也比造豪宅低多了。多層建築物建安成本就一千多,加上室內裝修,分攤一些基礎裝置費用,算上地塊租金、設計費等等合計單方成本三四千元,建築規模兩萬多平米的學校全都竣工最多花九千萬左右。一年的分紅就能填平,往後那些分紅就都是淨賺了。

羅四海夫婦走了林若妍的門路,順利將女兒送入了CY國際學校,他們還是很高興的,送了一份上萬元的貴重禮物給林若妍。

這是直接送到了林若妍的辦公室,藉著這個由頭,羅四海提了一下影視基地那邊的情況。

雖然電影節很成功,影視基地的知名度打出來了,不過那家大型的生產企業在那個鎮子開工廠的事情也似乎要落實了。他們夫妻兩個如今也有些心灰意冷,打算先把目前已經有的影視基地經營起來,再看是否轉個方向,做個普通的影視公司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