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林夢溪有了拜師習武的目標,不用林若妍督促,就每天放學在自家院子裡跳繩跑步。陳俊已經接受了林若妍的委託,擔任體育指導老師,每天陪著鍛鍊一小時,工資翻倍。

這簡直太划算了,就是教小孩鍛鍊,平時陳俊自己也會鍛鍊的,順便一起了。跑步跳繩什麼的,掌握方法,每天抽空練習,進展很迅速。

陳俊還發現林夢溪很適合習武。

用老一輩的說法,是天生根骨好。這還不是看一遍能記住招式那麼簡單,很多聰明的孩子都能記住招式,不過身體上無法復刻那些招式,需要反覆練習,腦子能理解身體做不到。而根骨好的孩子,只要照著練,一遍兩遍就可以精氣神都融會貫通。

林夢溪就是屬於那一類。以前他體育不好,是從小就沒有機會練。在南方的時候,家門外就是街道,車水馬龍,長輩怕他亂跑亂跳有什麼磕碰,看得很嚴。平時生活啥事都不用他動手,他又自閉不願意與別的小朋友玩,以至於身體基本沒怎麼運動。

上幼兒園之後,雖然有體育課,可是他更喜歡看書,體育就糊弄一下。到一年級暴露出短板,比別的小男孩差了一大截,他心裡也著急。現在有名師專門教導,他為了能得師傅真傳武藝,各種訓練都特別認真完成,體育成績自然很快提升起來。

林若妍知道林夢溪親爹是做什麼的,那男人的體格和身手絕對不是普通人能比,有這樣的親爹就算中和了她這種不愛運動的親媽血脈,那也不會太差,應該至少是平均值吧。所以她對兒子體育課的成績提升還是有信心的。

她只是沒想到,兒子在名師教導之下,開啟了習武天賦,進境神速。不過那都是後話了,眼前的兒子還只是努力練習跳繩和跑步,為了拿體育滿分而每天扎馬步鍛鍊體力的武林高手的準徒弟。

林若妍讓馮強去了解一影大學要舉辦電影節的事情。不用她說明方法,馮強自有一套路子聯絡相關人員。

次日,馮強就對她彙報了情況。

原來京影做這個大學生電影節,並不是自己一家學校的事情,倡議者是京影畢業的一位校友,這人後來去了海外發展,已經移民改籍。如今國內一切向好,很多華人華僑也都想要在國內投資。

這位主要想宣傳他在京市北邊郊區新開發的影視基地,才在那裡舉辦大學生電影節。他們本來是要捐贈款項支援活動的,只是後來影視基地也缺錢建設,一時間有點捉襟見肘。

因此他們不太希望本來就在行業內的其他公司來贊助電影節,就想找那種主業做別的型別的企業。這樣大利益不衝突,同時或許還有別的合作機會誕生。

就像林若妍猜測的那樣,付櫻並不是對電影節能拍板的人,她只是眾多出來找贊助商的人之一。

林若妍搞清楚這些內情,又主動聯絡的魏煦所在的公司那位戴老闆,詢問相關情況。

戴老闆說:“那個羅老闆啊,以前也是京影讀過書,後來沒讀完就出國留學了。當年讀書的時候不太出彩,若真是留在國內大概最多也是當劇務管管後臺佈景,做不了導演幹不成編劇。沒想到出國鍍金摸爬滾打,賺了一些錢。”

“那他的影視基地怎麼樣?”

“也就是那樣,剛建成,和周圍幾個已經有規模的老牌基地比,除了新,沒有其他特色了。我們那部戲沒過去,後期製作倒是與他們接觸過。他們的影視基地除了外景,還有一棟辦公樓,裡面有幾家做後期的公司。”

按照戴老闆的描述,這個影視基地的建築風格平平,但是結合了影視後期製作的公司,就像是綜合性的新派影視基地了。那種大型一點的類似H店,彙集影視方面上下游企業,旅遊酒店也順便就帶動起來了。而京市周邊現有的幾個影視基地,規模都比較小,而且比較老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