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隻講什麼酒店或者旅遊單純的小行業角度,所以領導們都很愛聽他說的那些。

地方上的管理者,尤其這種已經有一定旅遊發展的行家,目前更看重的是以旅遊帶動而來的,更多的高階產業就業機會,而不是以前那種普通的地段崗位了。尤其蜀中,隨著國家大力開發西部的政策,那邊的諸多裝備製造產業的機會,也都蓬勃發展起來。

蜀中自古就是人口和勞動力大省,以前都是出省去東南沿海務工,現在他們在家門口的產業園裡就能找到工作,還能學技術什麼的,自然是樂意。

“那個老酒店是要公開拍賣轉讓,還是怎麼個意思?”林若妍對於蜀中的認知大多數都是很美好的,唯一不放心的是幾年後那場大地震,蜀中省會其實也被波及了。

那之後蜀中的房地產行業和旅遊業其實都遭遇了一些滑坡,好在一方有難八方相助,國家在災後投入了更大量的資金不光是基建造新村,還引入了更多的新產業。以前只依賴旅遊的區域,涅槃重生,引入新產業,十幾年後經濟增長態勢整體肯定還是上升的。

但是那邊搞酒店,還是收購一箇舊酒店改造,就需要慎重了。

林若妍說:“那兩位需要我做什麼呢?”

李力也不避諱:“我這邊資金主要還是在崇L,山中雪道後續幾期都是吞金獸,抽不開多少了。”

這是很含蓄的說沒錢,但是李力有雪場設計方面的經驗,也有一批滑雪愛好者群落,其實是放在現實世界裡,他將來搞社群推廣,振臂一呼,一大票愛好者們都可能去他的新雪場,不愁沒有客源。

而王民說道:“我的根基在冀省,蜀中實在沒什麼資源。林總什麼時候過去考察,我陪著去看看,真正能不能做,做多大規模,只弄個酒店還是要做成一個滑雪產業新城,這都是要仔細研究的。”

王民做事情很看重的還是人脈與地方關係。地方政府目前為了招商引資,對待有意向投資的商人當然都是好話和笑臉,但是真過去了之後,能不能賺錢,做多大規模合適,有否其他利益方面的牽扯影響,真不是憑空能想的。

林若妍在現實世界裡聽說過蜀中這個地方,有一段蓬勃發展期,很多大地產商過去造特色小鎮,結果好幾個億扔著,沒見到多少回款。這可能還是政策問題,或者說當地房價其實一直起不來也有關。

但是酒店和旅遊行業以及上下游相關體育裝備製造就不同了,引力模式不是買地賣房子那套土地財政,而是真正的實體經濟、高階製造業,說不定可以更穩妥長線發展。她要和王民這種老行家親自看看,當地管理者的心思以及管理水平,才能有更準確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