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說了算。總統的演講只是告知大家他要推廣社會住房這件事情,房子什麼樣子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建房子之初,就有各種產業能讓民眾也參與進來。他不僅要房子換選票,還要用造房子這件事情,創造出更多就業崗位。”袁總言簡意賅,直接說重點。

林若妍心中感激,袁總能摸到這樣的情況肯定是費了不少功夫與資源,他什麼條件都不提,直接把這些都告訴了她,就是對她的信任和肯定。

接下來,她要做的是把方案准備好。這套方案的重點必須還要包括可引入的一系列產業鏈的介紹,不能是虛的,都是未來可以真正給當地帶來就業的企業才行。

或許建築設計師的成果只能濃縮為一張效果圖和一張總平面圖,而產業佈局大規劃那些內容,需要描述的更清晰,也需要藉助設計院這些高手現場製作相關的彩色圖冊,以應對面見總統時陳述方案所需。

袁總一開始沒有太大的信心,畢竟林若妍太年輕了,還只是私企的一個老闆。袁總在國內接觸到的國企地產的老總們都是飽經風霜的男性,更適合應對大場面。然而林若妍最先提出了一攬子引入房建專案上下游產業鏈這件事,恰好打動了總統,到時候換個別人去陳述方案,或許會有疏漏。所以還是選她現場做彙報。

而且重要的一點,整件事情存在變數,建造房子是一個很複雜的過程,現在地塊的最終邊界都沒有確定,專家的意見也不明朗,總統就想要推動社會住房這件事情,拉攏他的選民。萬一事情沒弄成,誰承擔這個責任?

林若妍這樣的私企,就是一個很好的過渡項。她一早就表態帶資過來參與,他讓她露臉發言,那麼她要承擔起這部分風險和責任。

這世上沒有白來的好處,林若妍自然也懂這個道理。她委婉地表達願意承擔風險,畢竟她能接受的最壞情況,就是在這裡花掉二十個億見不到回報。她好歹國內那邊還有進賬,這邊就當是穩定每月消費一個億的缺口,她都是能承擔的。

這就是她比其他私企更有底氣的地方。

另一方面,她在現實世界做過類似的海外專案,已經見識過大陣仗了,見總統彙報方案算什麼?國內一個高官或者可能只是個地級市市長,管轄的區域和人口可能就比國外一個總統更多。

這麼一想,林若妍也就不會太緊張了。唯一需要擔心的是,她露臉之後自己的人身安全。在野黨和北美那邊,從來都不希望玻瓦國能安生。他們或許無法對掌握了軍隊的總統做什麼,但是他們想要禍害做生意的普通人,那手段就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