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5入選與述標 (第2/2頁)
開局虧錢虧成億萬富翁 幻如空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刁鑽古怪的內容有了預案。述標的那個人就是林氏地產高薪聘用的本地專案經理。這人Y語流利,工程方面很懂,同時也在礦企做過基建。總體而言,他進行述標,各方面的表達都很有自信。
第一名被安排在了次日上午述標。
拉蒙德企業的團隊在此時終於抓緊了一把,不再懶散放羊,為了不遲到早早就從舒適的濱海港口城市驅車趕來了述標地點。他們也希望能旁聽。
賈馬拉尼是整個評標工作的最高負責人,他同意這個提議。畢竟為了公平起見,述標是允許有興趣的企業旁聽,但是隻能旁聽,提問必須由本地評標小組和特邀專家來。
特邀專家中包括了協助當地管理部門制定標書的那家歐洲諮詢機構。
拉蒙德企業的團隊負責人恰好認識歐洲諮詢機構的專家,上前熱絡打招呼,一臉勝券在握的樣子。畢竟在場那麼多本地專家,還不是要聽歐洲專家的意見,招標檔案都是人家給擬的,能不聽麼?這些當地人讀過書的能有幾個,有專業知識的那還不是都在西方發達國家留學過的?
的確,在場專家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在西方世界國家留學回國的,他們沒有留在繁華的世界,選擇了落後貧窮的祖國,就是為了能讓自己的家鄉變得更美好。
另外百分之二十,是當地的官員,他們充分了解他們的國民,以及這塊蘊藏著寶藏的土地。他們也已經睜開了眼睛去看世界。選擇出賣國家利益和資源的人,最終會是怎樣的下場?他們的國家如今還安好?他們能看到,能明白,時代不同了,不能再任由列強用隱蔽的方式繼續殖民,把他們變成奴隸榨乾他們最後的財富。
他們的國民不是隻會做體力活挖礦的黑猴子,他們也有聰明的人博學多才。給他們機會,他們也能建設自己的工廠,發展自己的企業,將礦石採集加工,而不是廉價出售。
他們很清楚自己要什麼。
如果這些評委沒有如此堅定的信念,早在留學之初就不會再考慮回國,或者早在此前已經收了大企業的利益,失去了進入評標現場的資格。
這些問題,林若妍仔細分析立刻就明白了。拉蒙德的企業團隊卻似乎被固有觀念束縛住了,不會用這樣的角度看問題。在他們眼中,西方世界當然是最強大最繁榮的。只有離開貧瘠的土地,成為西方世界的國民,那些人才能擺脫蠻荒實現文明和自由。
明面上的殖民地大多數都獨立了,但是暗中的那些經濟壓迫和奴役從來沒有斷絕。列強搶不來的東西,就用印刷的綠紙來騙,滿口仁義道德送來的卻是垃圾和瘟疫。
與西方搶來偷來排除異己的思維模式不同,東方文化體系包容性更強,天人合一互惠互利,事實已經證明優劣,當地有識之士究竟會如何選擇,已經不用林若妍擔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