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不凡沒有回答我的問話,而是直勾勾的看著我的手腕。在手腕上,靈魂掛件在燈火的掩映下,散發著鵝黃色的光芒。

“此物可否借老夫一觀?”

畢不凡說完,不待我做出回應,右手閃電一般伸出,扣住了我的手腕。我下意識的一縮手,靈魂掛件從手腕脫出,到了畢不凡的手中。

我是練過功夫的人,對於小擒拿手擁有很深的造詣,善於在狹小的空間內與人進行格鬥。可是畢不凡的手法竟然比我還快,比我還刁鑽,當他的五指扣在我的手腕上的時候,我得半條胳膊立刻就麻了。

我內心的驚駭是劇烈的。一個身高只有一米六左右,六七十歲的乾癟老頭,似乎一陣風就可以把他吹倒,卻原來是一個深藏不露的高手!畢不凡的動作一氣呵成,從出手到槍到鐲子歷時不到一秒,我雖然看出了不妙,心中也打算做出應對反應。可是我的大腦指令還沒有傳導到手臂肌肉上,畢不凡的動作已然完成。

在張靜宜看來,畢不凡的動作雖然很快,但是並沒有用力。可是我卻深深體會到,畢不凡的五指中蘊含著一股神秘的力量,只是輕輕一碰,我半條胳膊就失去動作的能力了。這是一種什麼功夫,難道是傳說中的點穴?

我有十來年的練功歷史,其間更換過七八個師傅。從最簡單的長拳,到複雜的擒拿手,多少都曾經涉獵過。其間我還練過兩年的跆拳道,練過飛刀,甚至還向一個退役特警學習過器械。所有這些師傅都異口同聲地告訴我,電影裡那些點穴功夫都是假的,是譁眾取寵的藝術,在現實生活中並不存在。

多年以來,早我心中對武功也形成了一種觀念,我認為武功的精要就在於以最快的速度,最準確的手法,擊中敵人最薄弱環節的同時,不讓敵人擊中自己。所謂的點穴和穴道之說,只不過文人墨客們杜撰的一系列名詞而已。

可是這一切解釋在畢不凡面前都蒼白了起來,我心中隱隱覺得,這是點穴,千真萬確的點穴。

畢不凡讓我感覺到震驚的還不僅僅是他的功夫,另外還有那隻鐲子。

靈魂掛件已經在一天前突然自動小了一號,無法從我的手腕上脫下去了。在這期間,我曾嘗試過種種方法把鐲子脫下來,然而都以失敗而告終。可是畢不凡摘鐲子的時候,竟然一下子就脫下去了。如同摘掉一個大號的手套一般,我的手掌甚至沒有感受到任何擠壓。

這是為什麼,為什麼許多人用了許多方法都無法做到的事情,在畢不凡眼裡竟然如此輕鬆。我感覺到,靈魂掛件並不是被畢不凡摘下去的,而是被從畢不凡手心傳來的一種吸力給吸走了。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功夫,竟然可以讓手心產生吸力?

畢不凡強過靈魂掛件之後,就拿在手裡悉心研究了起來,其認真的程度,一點也不亞於一個古玩鑑定專家看到了一件稀世珍寶的樣子。

我手臂的麻木感稍縱即逝,只過了三五秒鐘就恢復正常。因為畢不凡露了這樣一手匪夷所思的功夫,徹底打消了我搶回鐲子的念頭。

事實上,我還感覺到很欣慰——要命的鐲子終於可以摘下來了。

如果不是因為今天的偶遇,我明天也會主動尋找畢不凡的。我找畢不凡的主要目的,其實就是為了揭開靈魂掛件的秘密。現在靈魂掛件就在畢不凡的手中,因此我就安靜的坐著,等待畢不凡研究的結果。

足足有五分鐘,畢不凡就拿著鐲子翻來覆去的看,口中唸唸有詞,雙眼放射著興奮的光芒。從畢不凡的神情上判斷,他對這個鐲子不但認識,而且還有著某種聯絡。我心中泛起一陣歡喜,看來桌子的秘密很快就揭曉了。

終於,畢不凡長長噓了一口氣,把鐲子還給我:“漢朝有個中山國,你可知道?”

我點點頭:“我曾經到第一代中山靖王的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