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是實打實的肉,蛋白質!

每人一飯盒,加上蘑菇和松針,裡頭的肉都冒尖了。

“感謝隊長!”

王鶴棣搞怪地雙手舉起飯盒。

“感謝我,拿塊肉來。”

“嘿嘿,不給!”

其他隊伍這會也差不多在吃早飯,有的是日本隊提供的乾糧,有的則是昨天剩下的雞肉。

比賽初期的一隻浣熊,影響不是特別大。

按照啦啦隊的吃法,一天就能給造完咯,一些國外觀眾“嚴厲”地批評了這種生活方式,太不明智了。

雖然國內的支持者們也覺得,如果省一點,會不會好些。

可護犢子是國人的習慣,平時也會吵吵,面對外人時,絕對團結,都給懟了回去。

熱騰騰的湯,美味的小浣熊下肚,啦啦隊的五人精神抖擻。

吃飽喝足,得幹活了。

不過,開幹之前,墨北先把自己的計劃告知眾人。

他來到臨時庇護所邊上的一小塊空地之上,拿著樹枝劃了個長方形,然後讓幾人躺下,最簡單的測距。

“現在有兩個方案。

第一個,全部都用木頭,這樣做的好處是空間夠大,人在裡頭可以直起腰行動。

第二個...”

墨北躲了躲腳。

“挖,至少要半米,如此一來,保暖性會比較好,需要的木頭更少。”

“我咋感覺兩種方式都很累人呢!”

白敬亭總結的很好。

“野外,哪有輕鬆的事。”墨北笑了笑:“我建議,往下挖。

昨天我試了試,這裡植物少,下頭的根莖也少,雨水多,土稍微松點。”

工具裡有個鐵鍬,要不墨北也不會做這樣的選擇。

“我看比賽裡有人搭建的庇護所是...”

王鶴棣左右看了看,來到兩棵樹之間。

“中間橫一根木頭當做粱,然後按照人字形兩邊排開...”

“我也想過,”墨北點點頭:“只是咱們選的這片區域沒有合適的樹木。

這倆棵樹之間的距離沒有十五米,也有十三四米,你知道需要多少棵樹木麼。

其他地方都是斜面...”

他簡單一說,大夥也聽懂了。

“其實挖坑還有個好處,咱們可以把灶臺放在屋裡頭,如此一來,可以提升庇護所裡的溫度。”

“你就告訴我們接下來要幹啥吧!”

“分工,我和小白或者王鶴棣負責樹木,

我估計,二十根都不一定夠用。

你們三個先把地面清理好,鏟子只有一把,輪流來,沒事的,搬石頭,撿松枝,挖苔蘚,越多越好。”

“苔蘚?”高圓圓不太明白。

“木頭之間肯定會有縫隙,苔蘚可以作為保溫層。”

“明白了。”

庇護所的造型多種多樣,無非兩個目的,居住,防止猛獸。

隊長們都是因地制宜。

王鶴棣說的方式,有三個隊伍採用,挖地,四個,還有利用大石塊作為基準搭建的...

有人問了,為什麼不是冬天開始比賽呢。

選手也是人,不是野獸。

選在深秋,就是給選手們一段準備時間。

這時候不管你收集食物也好,搭建庇護所也罷,自由選擇。

如果下雪天扔進來,用不了一週,估計剩下不了幾人。

在這兒,有個好處。

樹木隨處可見,高的矮的,粗的細的,應有盡有。

墨北幾乎都不用選擇,裡頭最多的自然是各種松樹,作為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