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北要做的魚簍形狀和瑤族長鼓形狀有點像,中間細,兩邊大。

需要的材料除了藤蔓之外,還有樹枝啥的。

成員們其實挺難想象,你一年輕人,還是宅男,哪會這些。

不過墨北一句海邊長大,似乎又都說的過去。

白鹿本想在邊上試著學一學,但看了一會後決定放棄。

就算墨北放慢了速度,還帶著解說,腦子說學會了,手卻完全不知道該怎麼辦。

還是那句話,專業人做專業事。

到明天早上,德爺四十八小時體驗卡就要到期。

想要在短短兩天時間內,完全掌握德爺的技能,不可能。

墨北的想法很簡單。

先適應,畢竟以前從來沒參與過求生,被德爺保了兩天發育,不錯了。

再者,便是相當重要的魚簍。

這玩意兒,墨北打算一次性做它個三四個,因為不太確定到底後邊能不能給複製出來。

所以等到小拖油瓶白鹿離開之後,他加快了速度。

麻雀渣渣看到都直呼行家。

這魚簍她擅長。

在東南亞的叢林裡求生時,做過不少次。

二者的區別在於長度不同。

森林裡放置的魚簍會比較長,因為是在溪流之中,墨北的大概只有半米,適合坑洞。

不僅如此,他還額外製作了倆小籠子,到時候把誘餌放進去,可以多滯留些時間,想的相當周全。

估計昨晚上睡的都不大舒服,今天干活都特別積極。

老夏的存在,還提升了效率。

稍微麻煩點的是挖坑,土地比較堅硬不說,下邊樹根交錯,哪怕鏟子質量不錯,依然花了不少時間和體力。

待到天黑之時,四根柱子已經立上,並且,老夏還在上頭打好了卯眼。

為此,他還特地花了三句話誇了墨北選的戶外刀具。

一般來說,打卯眼需要特定的工具,軍刀不僅是刀,還能當做鑿子,雖然差了點意思,但已經很滿足了。

晚飯換了選單,不再是餅乾,而是大米。

只不過大夥都不咋期待。

“要不晚上我們還是加加班吧。”

熱巴揮手,趕去順著燈光飛來的蛾子,節目組這裡有提供頭燈,要不沒法拍攝。

“沒問題,我支援。”

“同意。”

“要不晚上這幾個小時也沒事做。”

大夥一致透過,都不想睡地上呢,而且還有得到分數的機會,爭取肯定沒有錯。

簡單的大米粥,沒什麼新意。

米太少了,小小在鍋里加了許多水,沒辦法的辦法,多喝點米湯唄。

結果便是飯粒撈不著,一頓飯吃的寡淡無味。

乾飯完畢,成員們再度投入到了基建當中,墨北這兒也加快了速度,完成了第二個魚簍。

估摸著是晚上漲潮,具體幾點不清楚,和眾人說了一聲後,便出發去了海邊。

這裡平平靜靜,外頭的網友卻又吵開了。

事情發生在一個小時前的楊洋隊伍。

他們同樣是選擇要了獎勵,然後自己選擇了庇護所所在地。

並且,在食物控制方面,做的比較絕。

都是剛參加比賽,整個身體狀態都還比較好,於是商議決定,控制食物消耗。

菜鳥一群,哪怕小島物資豐富,但能不能找著是另一回事。

我現在省一些,也許靠著存糧就能熬走不少對手。

這本沒有錯,不到最後,誰也不知道哪個策略更加實用。

六點多那會,隊伍裡八人依然在幹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