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濤雙手小心翼翼地捧著這個青瓷香鼎,它是全身散發著特有的光澤的瓷器,在環形口沿上,刻著一圈暗色的小字—“修內司窯置庚子年”……這些字,由於磨損,有一小半已經不清楚了,但仍能清晰辨認出來。“太傳奇啦!錢法法。這竟然是一個完好無損的極品。”他驚歎道。
“這件圓形的器物,錢法法在老虎洞窯址上發現它,它並不是在碎瓷片坑裡。那是另一個晚上,夜非常黑暗,伸手不見五指,他和楚翹摸黑來到老虎洞窯址,那時候他和楚翹已經弄走了許多瓷片坑裡的瓷片,他在四處尋摸,它藏在窯爐邊上。
他在手電的照耀下,從土裡扒拉出它來,當他看清楚它是一個完好無損的器物,非常激動的將它抱入懷中撫摸,像是撫摩他剛出世的一個嬰兒。
“這個證明了它是官窯的正確性,這是個爭論了很久的問題,它的出現解開了糾纏古陶瓷專家半個世紀之久的疑問,修內司官窯是否真的存在?老虎洞窯址究竟是不是修內司官窯的問題?我在市考古所看見了一張照片:那是一個出土於杭州老虎洞窯址的瓷器,上面也赫然刻著一排暗色的小字——修內司窯置庚子年。”
胡董事長很激動地說,他是真真沒有想到,這個年青人的運氣怎麼這樣好!
“他們終於找到了證明老虎洞窯就是修內司窯的直接證據!長達半個多世紀的修內司官窯之爭可以結束了”。錢法法很輕鬆地說。
為什麼一件瓷器,因為刻有“修內司窯”四個字,就身價百倍了呢?原來,“修內司窯”是南宋兩大官窯之一,也是中國陶瓷史上最早出現的,由宮廷直接掌管的御窯。
“後來發現老虎洞窯址一共24個碎瓷片坑,就出了一件這樣的帶有修內司窯置庚子年字樣的,那是一張照片,現在我親眼所見,了不起呀!錢法法,國寶級的。”胡文濤真是要對這個年青人令眼相看了。
當年那大約是1992年,因有人盜挖老虎洞遺址溪溝邊土的瓷片而被發現,一下子發現了元、南宋、北宋各時期的地層疊壓關係,元代層:厚約0一30(!m,該層被大量的現代墓葬所破壞,儲存情況較差。
年初胡董事長在古陶瓷研討會上,看見了全身散發著特有的光澤,出土於杭州老虎洞窯址的窯具——蕩箍。這件圓環形的器物是製陶工具陶車上的一個部件,上面赫然刻著一排暗色的小字——“修內司窯置庚子年”。這件瓷器屬於一級發掘資料,極其珍貴,所以不可輕易顯露真容,因此,只有專家們看到了它的真面目。
老虎洞窯址,共修復了4000多件瓷器。這件蕩箍是惟一刻有“修內司窯”字樣的完好瓷器。專家都連稱國寶!國寶!
在研討會上大家對這件瓷器的發現,用“大海撈針”來形容。
“據說瓷片堆積坑中出土許多器形很大、造型仿青銅器的宮廷祭祀用器,考古界綜合了諸因素後認為,杭州老虎洞窯址即是文獻記載的南宋‘內窯’窯址,也就是學術界認為所謂的南宋‘修內司官窯’窯址’。”
周老闆說,但是他懷疑錢法法這些器物是從哪裡來的?據南宋史書《坦齋筆衡》記載,南宋定都臨安後所建的第一個官窯就是修內司窯。這裡專門為宮廷燒製瓷器,不惜工本,精益求精。
難道那年他去了老虎洞窯址?當時是有許多傳說。專家們對這些瓷片進行了歷時5年多的整理,到目前為止,共修復幾千件瓷器,在尚未修復的瓷片中,有沒有可能出現第二個刻有“修內司窯”的瓷器呢?周老闆在轉動腦筋。
李楚翹知道胡董事長可能會對他們擁有的絕頂的南宋瓷器有懷疑,因此說:“1987年,我剛上高中,暑假的時候就跟法法去了那個地方,一個老農民從祖墳邊上挖到了一個瓷片坑,都被我們收購了。”
鄭燮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