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沒有直說,只是從衣內取出幾份報紙來遞給蔣光正。

後者有些驚訝。

按理來說現在的年輕人很少有看報的習慣了,就是看報,也多是一些喜聞樂見、博人眼球的花邊新聞。

殊不知,想要在商界有所作為,以最快速度跟這個時代完全接軌並掌握所有動向,看報就是最好的習慣。

很明顯,蔣光正也有這種習慣。

他只是看了眼幾張報紙上的日期與大標題,就很快記起其上的所有內容。

“你想插手九龍倉股份和港府開發?”

見如此問話李安也依舊沒什麼異色,蔣光正不由挑了挑眉。

“雖然我不太關注股市但也知道,這些不過是英資財團放出來想要自保的手段罷了。”

“現在九龍倉的股價已經來到77塊這個危險的數字上,你就真有把握它能接著往上漲嗎?”

“可別一步走錯,落得個滿盤皆輸的下場。”

蔣光正能在港島屹立這麼多年仍舊不倒,除了他身具詭異的運道以外,還因為他足夠謹慎。

他也是經歷過港島經濟狂飆的那三十年的。

在他看來,股票是個擊鼓傳花的遊戲,當賣菜大嬸都在每天談論股票時,就距離股市崩盤不遠了,很顯然,現在股市已經有了一絲崩潰的預兆。

聽蔣光正講完這些,李安也不由對他敏銳的嗅覺升起一抹佩服的情緒來。

在前世,81年港島就經歷了一場股災。

其根本原因這裡不能過於細講,大體是港島背後的勢力與對岸的大佬在某些談判上陷入僵局,恒生指數結果在該年與翌年共下跌達63%!

港島人民也害怕呀,對岸的實力是越來越強大了,要是雙方的談判徹底破裂,說不好對岸就要真刀真槍的打過來了。

以此為起點,社會上瀰漫著一種恐慌的情緒。

直到之後完全談妥,才算是徹底平息下來。

“當然能接著往上漲!”

李安一臉自信地回應道:“據我所知,外界因為能源上的危機再加上港島如今與對岸的關係變化,九龍倉背後的英資財團一度陷入危機,還存著要和港島分手的心思。”

“但現在這麼明顯的市場震盪也讓他們警覺起來,為了確保自己安全控股,這些人才發出訊息開始大規模反收購股份。”

李安順著話風算是肯定了蔣光正的猜測。

不過‘市場動盪’這四個字卻是讓後者給注意到了,他問道:“你是說有人在暗中收購九龍倉的股票?”

“沒錯!”

“英資財團在九龍倉的持股大概在20%左右,是第一大股東,而其他人的持股都很清晰,會造成現在這樣的市場動盪只能是一位大亨在悄悄吸納市場上散戶們的股份!”

“而這位大亨,正是李家成!”

蔣光正沒有懷疑李安話中的真實性,也沒問他這個訊息從何而來,只是強忍住心中的震驚開始思索起來。

如今局面如此,那就證明李家成暗中收購的計劃沒有順利如願,反倒是激增的交易額吸引了其它大戶小戶也紛紛加入,致使九龍倉股價水漲船高。

或許現在這個77港幣的價位之所以還這麼平穩,也是李家成在放緩節奏,等待股民們熱情降低後再繼續收購大業。

“我大概清楚你的計劃了,這麼說船王之所以著急回港,也是看上九龍倉想要爭奪了?”

李安點了點頭,算是預設下來。

蔣光正不急不緩地端上水杯飲了口茶,這才問道:“你想進去分一杯羹,然後將手裡的股份高價轉給船王賺上一筆?”

蔣光正能說出這句話,很明顯是已經看到了這場大戰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