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有明月。

金師太想起了周國的一位上古先賢,從西域仗劍入中原,成就了一番文治武功,他的雕像至今依然矗立在先賢堂。

他也是那天周南召喚出來追砍秦路明的雕像,以照耀世間的精氣神依然在拱衛著偉大的周國。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下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金師太吟詩,轉過頭來,看著秦路明說道:“我想起了帝都的夜景。”

金師太並不反感他那出神的凝視,似乎是不受控制的被她吸引著,他的眼神很純淨,並不是慾望在支配,而是一種單純的仰慕。

金師太常常見到這樣的眼神,在她的軍隊裡,每當出征之前她會在萬軍之前俯瞰自己的軍隊。

有時候統帥一支軍隊太久了,就會把它當做自己的軍隊,軍隊裡屬於帝國的痕跡就沒有那麼強烈,屬於她的痕跡就會越來越深刻。

周國當然也會有駐軍首領調動輪換的制度,只是西域戰事慘烈無比,局勢瞬息萬變,帝國良才猛將無數,卻也只有攝政王去坐鎮的時候,才能夠讓整個帝都的皇族權貴們安心,才能夠讓他們在繁華的帝都飲酒作樂,夜夜笙歌時無所顧忌。

攝政王是皇帝的武力,而軍隊卻是攝政王的拳腳,皇帝陛下當然能夠操縱攝政王,但有時候軍隊卻要攝政王去支配,才能打出拳腳的力量。

金師太很清楚這並不是一件好事,但是很多問題一旦出現,本就難以解決,她屢屢在那些士兵眼裡看到狂熱的眼神,就像秦路明的眼神一樣,單純的只是被她吸引,仰慕著她。

因為這種人格魅力,被金師太掌控的軍隊,總是如臂指使,在戰場上指揮如意,進退有據,成為她力量的延伸,捍衛著帝國的邊界,拓展著帝國的疆域。

遲早周國的那個世界,只有一個周國。

讓金師太有些意外的是,她也注意到了自己現在所在的這個國家也類似血氣如龍,君臨八方的宣言:世界上只有一箇中國。

“周國的帝都,夜景一定十分繁華。”秦路明不由得笑了起來,儘管知道這種相似很多,但還是感覺有趣,“我們國家在唐代……也就是一千三百年前,也誕生了一位偉大的詩人,字太白,號青蓮居士,他也寫了一首《靜夜思》,和你念的這首詩完全一模一樣。”

秦路明很欽佩李白的才氣,小時候背的詩歌裡,最多的就是李白的,像《靜夜思》《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越女詞》《早發白帝城》等都背過。

小時候背這些,完全就是囫圇吞棗,不求甚解,只是既然背下來了,上學以後又經常學到,慢慢對照自己學習到的更多的知識,也會自然而然地領悟到了更多詩中之意。

有些是詩人的本意,有些是秦路明自己的感想,死記硬背這種事情最初或者看起來不那麼科學和高效,但其實就是一種極好的學習方法,只是辛苦了一些,如果腦子也不那麼靈活,那效果就差許多。

聰明人要用笨辦法,投機取巧的辦法是給笨人用的,秦路明一直這麼認為。

“我們最近有屢屢查證,周國曆史上的許多文化典籍,都在你們的世界裡可以找到相似,甚至完全相同的,許多先賢也有同名同姓,履歷類似的。”金師太看著秦路明,對於造成這一點現象的緣由,即便是金師太也難以確定答案,只有一些線索和猜想。

“我們國家這位李太白取得的成就主要是在詩詞方面,在軍政治國理政上基本沒有什麼機會,或者說表現出與他詩詞天賦相媲美的能力。”秦路明客觀地說道。

畢竟這個世界上在多個領域上都達到極致巔峰的少之又少,能夠寫出氣魄雄渾的詩詞,同時又能夠在軍政領導能力上出類拔萃的,秦路明只認同一個人。

所以他是千古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