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顧正軍的話,幾人也不磨嘰,立刻跟著顧正軍來到了堂屋內。
等幾人都到齊了,顧正軍正了正嗓子說道:“我今天和小鑫出去找到了個買賣,就是回收啤酒瓶。我買的那輛車就是為了做這個。”
眾人聽了顧正軍的話,都是有些詫異,在眾人眼中,收啤酒瓶不就是收破爛的嘛?在那個年代,收破爛還是被認為是上不了檯面的工作。
短暫的安靜後,還是顧萍先開口了:“二哥,你賣魚不是賣的好好的嘛?怎麼想起來收破爛了?”
顧正軍笑了笑,他知道這幾個沒經歷過社會的半大孩子肯定會有這樣的疑問,畢竟現在這個時候,顧正軍也才二十七歲。顧城二十五歲,顧正民二十三歲,而顧萍這個時候也只有十九歲,才剛剛成年。
“不是收破爛,是收啤酒瓶!賣魚才能賺幾個錢?今天我和小鑫去了城裡的啤酒廠,我看見城裡人都是開著大車去賣啤酒瓶的!”
頓了頓,顧正軍看了一眼幾人的表情,除了顧正民像是在思考,其他兩人都是一臉的茫然。
顧正軍也不賣關子,繼續說道:“我們這邊村裡回收啤酒瓶一般是兩毛五一個,但是在廠裡面回收,卻是三毛五一個!一個酒瓶子就有一毛錢的利潤。他們一卡車裡面一般能裝幾萬個啤酒瓶,你們想想,這一車的利潤是多錢錢?”
聽到顧正軍的解釋,顧萍和顧城才開始思考起來,只是幾秒鐘的時間,兄妹幾人都同時倒吸了一口涼氣!
顧城忍不住了,率先開口道:“二哥,你是說,一車的啤酒瓶就能賺幾千塊錢?”看見顧城發問,顧正軍很是高興,但是卻沒有回答,只是搖了搖頭。
顧正民率先反應過來,隨即開口道:“這些開車過來送啤酒瓶的,應剛不是自已親自上門收的。我想起來了,應剛家裡就有一輛自卸王!平時小商販們會把收到的啤酒瓶送給應剛。應剛是三毛錢一個!應剛應剛也就賺了五分錢一個!”
顧萍掰著手指頭算了算,頓時瞪大了雙眼:“就算五分錢一個,那一車啤酒瓶也能賺至少一兩千塊了!我的天啊,這差不多是我半年的工資了!”顧萍現在在鎮上的一家塑膠廠裡面做工人,每個月的工資差不多兩百多塊。事實上應剛一車的貨,可以頂上顧萍一年的工資。顧正民和顧城聽著顧萍的話也都瞪大了雙眼,他們怎麼也想不到,收個啤酒瓶,竟然能這麼賺錢!
顧正軍看弟弟妹妹已經聽進去了,便繼續開口道:“我今天和小鑫去啤酒廠,遇到了他們場的採購科長。他已經同意我以後可以直接給他們場送啤酒瓶。”
顧正民聽了這話,又是一愣:“二哥,你找到門路了?”
顧正軍點了點頭,其實這次找他們來的目的,就是想讓他們幫自已。如果顧正軍還像自已以前一樣,做什麼事情都單打獨鬥,那自已永遠就只能這樣了。但是如果自已能和別人一起做,就像應剛一樣。應剛每天根本不用自已上門收啤酒瓶,只需要在家裡等著,數數數量就行了。但是應剛竟然和自已辛苦勞動賺的錢一樣多。
而且自已只能賺到自已辛苦的這一份錢,但是應剛同時和很多人合作,這樣應剛能賺到的錢遠比自已多得多!
同樣的道理,今天如果顧正軍還像以前一樣,自已上門收酒瓶。雖然自已回收酒瓶的利潤比以前多了一倍,但是一天最多也就能賺個一百塊,已經是頂天了,還得是運氣好,自已去的村子沒有被別人收過酒瓶。
但是自已如果找別人合作就不一樣了,自已三毛錢從別人手中收啤酒瓶,雖然利潤比自已收少了,但是自已收每天只能收一個人的量,而如果自已找了多個供貨商。那自已的總收入卻多的多!這就是一分錢撐死人,一毛錢餓死人的道理!
顧正軍清了清嗓子,繼續說道:“老三,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