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聞言心中早已有了改變
“如此說來這李二當皇帝確實也算是百姓之福了,如若不然要是那太子李建成當了皇帝只怕不是沒有你們所說的大唐盛世那麼簡單,亦連百姓都要處在水深火熱之中
只可惜弒兄逼父之罪名非同小可,哪怕是有所謂的大唐盛世依舊還是磨滅不了這個黑點。”
任小魚衝白起比劃了個大拇指
“武安君果然看得通透,在我們後世關於李二幾乎都是稱讚,唯一讓世人詬病的確實便是這弒兄逼父之罪名。”
這時朱元璋突然問道
“小魚,那咱的老四不會也揹負著如此罪名吧?”
朱元璋的問題讓一旁燕王朱棣縮了縮脖子同時也豎起耳朵,他也想聽聽後世之人對他的評價
當然,關心這個問題的肯定不止朱元璋和燕王朱棣,就是馬皇后和太子朱標也是一臉緊張
好在任小魚接下來的話讓幾人鬆了口氣
“朱棣倒是還好,並沒有落下這個詬病,其實主要原因還是在於朱棣的那些舉措,
本身他便是打的‘清君側靖國難’的旗號,可謂是師出有名,而且朱允炆最後也是自焚而亡並非朱棣親手所殺,所以自是不會被套上與李二相同的罪名。”
白起沒想到明明前一會兒還在說李二的大唐盛世緊跟著居然一下跳到了燕王朱棣的身上
經過短暫的接觸他亦知道朱元璋口中的老四和任小魚口中的朱棣便是此刻走在同一道中的燕王朱棣
於是乎便朝著朱元璋好奇道
“你的這個老四日後也和那李二一樣弒兄逼父麼?”
不等朱元璋開口一旁的當事人燕王朱棣已經搶先說道
“武安君,這話可胡說不得,咱又怎麼可能行這等大逆不道之事。”
“既然如此那有太子和皇長孫在你又是如何當上這個皇帝的?無非就是造反。”
燕王朱棣臉色一變,因為白起說得沒錯,無非就是造反,不過不是造太子朱標和皇長孫朱雄英的反,而是造朱允炆的反
任小魚此間站了出來
“武安君,此些話老朱他們不太好說還是我來跟你說吧。”
原本任小魚是如此覺得,誰知道朱元璋卻搖頭
“不用,這有什麼不好說的,讓咱自己來跟武安君說便可。”
“武安君,其實是這麼回事,老四這臭小子對標兒一直敬愛有加,若是標兒還在或者咱大孫還在的話他自然不會造反
只是聽小魚講咱的這個大孫於明年便會早夭,過幾年咱的標兒也會病逝,所以最後登基的將會是標兒的次子允炆”
“便是這孩子是麼?”
白起指著呂氏身旁的朱允炆說道
朱元璋點頭
“既然他也是太子的兒子,那麼朱棣他為何要反呢?”
朱元璋一副無奈
“那是因為這個逆子登基後聽信了朝堂上那些奸佞的話,一登基便急著削藩。”
“可是削藩也沒錯,你把權利分發到那些藩王手上,他再收回來一些,鞏固自己手中的權利防止這些藩王造反,這沒錯啊。”
“若是你說的如此簡單自然沒錯,可這逆子胃口極大,不削則已一削即一鳴驚人,直接把這些藩王手中權利全給收了回來,甚至把這些藩王全貶為了庶人,短短數月連削五王甚至把咱的老十二都給逼死了,要知道這些個可全都是他的皇叔啊
他擔心他的這些皇叔們造反收回他們的兵馬這咱覺得無可厚非,可怎麼也得讓他的這些皇叔們有個安享晚年的保障吧?”
白起面色凝重
“如此說來倒也是那般,此番削藩做法確實欠妥,也難怪這朱棣會打著‘清君側,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