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主放心,在下並無任何忌口。”

看來果真不愧是有道行在身之人,一點兒都不帶忌諱的。

對於通明飯館的吃食姚廣孝自是忍不得一番讚美,待到酒足飯飽之時

“施主,在下有一事想要向你請教,不知可否?”

任小魚心想這姚廣孝看來還是沒被自己折服

“這又有何不可,你直說便是。”

“是這樣,最近在下和陛下正為一事發愁,不知施主可知是何事?”

任小魚翻了個白眼,心想自己又不會讀心術你這和尚就這麼張個口便問我哪能知道是所為何事。

“此言差矣,我又不是那神仙哪有那窺心仙術,要不勞煩你給個提示?”

道衍和尚微楞

“如此說來倒是在下唐突了,在下便給施主一個提示,‘水’,此事與水有關。”

任小魚心中立馬瞭然,看向二人

“在回答之前我倒是想先問一問,此事到底是老朱你思得還是姚廣孝你所諫之言?”

姚廣孝立刻說道

“自然是陛下才有此等遠大抱負,在下自愧不如。”

任小魚看向朱棣

“老朱,你爹最初可是主張海禁,你有此等想法難道就不怕日後見著你爹受其責怪?”

任小魚的話無疑是已經告訴了二人答案

“施主,套用你剛剛所言四個字,此言差矣,最初太祖確實是主張海禁沒錯,但眼下大明以不是昔日大明

經過陛下努力我大明以達盛世之幕,國運昌盛百姓安居樂業,即是如此那便應該顯我大明之國威,受那些海外番邦來朝拜我大明才是。”

任小魚心中對其剛剛所言便有了計較

“既然二位心中已定,那又有何是需要向我請教的呢?”

姚廣孝坦然道

“我和陛下心中已定是一碼事,請教施主又是另外一碼事,今日問與施主便是想請教施主,我與陛下所謀之事將來可成否?”

朱棣一雙眼睛也是緊緊盯著任小魚

後者直接說道

“你剛剛也說了,眼下大明國運昌盛百姓安居樂業已達盛世之幕,既是如此那你們二人所謀之事又豈有不能成的道理?”

朱棣和姚廣孝二人聞言皆是面露喜色

“此話當真?”

“自是當真,史上你們所謀之事確實大成,而且一直持續到了永樂二十年,前後共出海六次,收穫頗豐,那些番邦也如你們所想紛紛前來大明朝拜。”

二人嘴角忍不住上揚,特別是朱棣還因此鬆了口氣

“如此說來,日後咱見了爹也能直起腰桿子了。”

姚廣孝則是問道

“施主,不知史上我大明領兵出海的又是何人?”

任小魚兩眼直勾勾的看著他

“難道在你心中會沒有人選?”

“自然是有,只是不知道合不合適。”

任小魚也不打啞謎

“可是姓鄭?”

姚廣孝目光緊縮

“如此說來在下倒是沒看錯人。”

“施主,可否再煩請你告知在下史上我大明第一次出海到底是何規模?”

“這又有何不可,史上大明第一次出海是在永樂三年,六十二艘四十多丈長近二十丈寬的大船於太倉劉家港正式揚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