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小魚搖頭

“天子駕崩於外這是大事,若是讓那些有心之人知曉那麼朝堂必定動盪,不過老朱你御駕親征身邊所帶之人自是不在少數”

“當時你死後最先發現的便是你的貼身太監,他立馬告知大學士楊榮和金幼孜,二人一致覺得大軍在外不可發喪,於是便用錫熔成一隻大鐵桶並把你的龍體置於桶內放於那龍輿之上

為恐製造慌亂二人並未聲張,平日裡如何依舊還是如何,同時楊榮還快馬加鞭回京將此事告知了朱高熾。”

朱棣滿意點頭

“如此說來咱的內侍和楊榮還有金幼孜倒是立了大功,如若不然咱死的訊息一放出去,別說是朝堂動盪,就是那阿魯臺恐都會出兵追殺咱這些大明將士,待那時群龍無首豈不是如人俎上魚肉,任人宰割。”

“其實這也是朱高熾臨危不亂的表現,老朱你暴亡朱高熾可謂悲痛萬分,不過此間並不是他一蹶不起的時候

得知此事以後他立馬讓其子朱瞻基出京前去迎喪,而自己也是秘密召見了許多心腹大臣一同商議老朱你的喪禮以及關於京師的防守問題,畢竟你起初北征之時可是將絕大部分精銳全部調走

經過一番討論,朱高熾一連遣書諭多候帶精銳回京拱衛朝堂,並命附馬都尉沐昕趕赴應天鎮守宮中事宜

甚至還把當初被你關押的夏原吉給放了出來,鎮壓朝堂。”

說到夏原吉朱棣輕微點頭

“這個夏原吉確實不錯善於治水,便是咱爹在時就已進入太學,前些日子剛剛被咱命為戶部尚書。”

任小魚挑眉

“老朱,眼下這夏原吉才只是剛剛開始,日後那才是你真正重用他的時候,就是那姚廣孝都忍不住誇其‘真有上古仁愛之心’”

朱棣問道

“小魚,這姚廣孝又是何人”

任小魚一拍額頭,才想起那道衍和尚被朱棣賜名姚廣孝是永樂二年,這會兒的朱棣當然不知道姚廣孝是誰

“老朱,姚廣孝便是道衍和尚,在永樂二年也就是明明你就會對道衍和尚賜名姚廣孝。”

朱棣一副原來如此的表情

“即是道衍和尚都如此說來,那想必那夏原吉當真是如此,只是既然他夏原吉被咱重用又為何被咱關起來?”

任小魚看著朱棣

“這就是你的問題了,所謂文死諫,武死戰,老朱你和太祖一樣都是馬上皇帝,五徵漠北勢必要掃平那些宵小

永樂十九年,你欲再次親自率兵出征阿魯臺便召多名官員商討關於出兵事宜那夏原吉便是之一

前面說過那阿魯臺一貫伎倆便是隻騷擾不應戰,所以前面你已經親征數次皆無功而返

這一次夏原吉等人便是以兵馬儲備已損失十之八九還有災荒不斷和你龍體欠安之由極力勸阻,你一時惱羞成怒夏原吉自是鋃鐺入獄。”

看著沉默半晌並未開口的朱棣任小魚又說道

“說得有些遠了,眼下說的是你遷都的問題,其實歸根到底遷不遷都還是在你,雖然朝堂並不是老朱你的一言堂,但此刻朝堂上有不少人對你還是本著陽奉陰違的態度,所以該使的手段還是得使。”

朱棣想到了什麼

“小魚,史上咱是什麼時候遷都的?”

“根據書上所寫,永樂元年朝堂上有大臣提出遷都北平的建議你同意了,不過你擔心人心未定所以依舊還是留在應天處理朝政

直到永樂七年,朝堂穩固那些有異心的大臣基本被肅清你才開始往返於應天與順天兩地並逐漸偏於順天停留

雖然名義上有太子朱高熾在應天監國不過許多事都是報送至順天讓你親自處理”

“小魚,順天便是咱的北平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