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四家二小子是傻了麼?挨一頓罵不說,居然還把自己的閨女嫁給了于謙這小子?”
任小魚搖頭道
“這漢王朱高煦可不傻,相反還十分聰明。他知道他這一次謀反自己的那個大侄兒朱瞻基定然是容不下他,到時候漢王府上上下下只怕是要給他陪葬
而他府上正好還有一個外人所不知的閨女,他見著于謙對眼於是就把那個閨女送給了于謙。”
一說著這個便是朱元璋最為惱火的,當初朱棣和建文是叔侄,這會兒漢王朱高煦與朱瞻基又是叔侄
“算了,小魚你還是繼續說那于謙吧”
任小魚只是多看了朱元璋一眼
“于謙解決了漢王朱高煦造反的事後開始得明宣宗重用,首先便是巡案,于謙盡心盡力讓明宣宗很是滿意
是宣德五年,于謙被命為兵部侍郎,時年僅是三十有二。”
朱元璋眉頭微皺
“這就兵部侍郎了?那可是正三品啊,看來老四的這個孫子是真喜歡這個于謙。”
任小魚嘿嘿一笑
“老朱,這還是朱老四生前特地交代了的,怕于謙爬得太快容易折了,如若不然他還能爬得更快你信不信?”
“信,有什麼可不信的?你就是說當初他當眾指責老四時便被老四給砍了咱都信”
“不過這個于謙雖已然官拜兵部侍郎是正三品,可說到底還是太年輕,正所謂德不配位,依舊還是太容易折了。”
任小魚點了點頭
“不錯,所以當時的內閣大臣‘三楊’亦是此番覺得,便與明宣宗一同將其下放至各個州府巡查,這一走便是十數載,即便是明宣宗彌留之際都未將其召回
而後,明英宗朱祁鎮登基,‘三楊’已老朝中大權皆已被那王振握入手中
當時朝堂可謂是一片混亂,下面各個州府的地方官員進京想要見朱祁鎮這個皇上都必須得給這個王振好處才能見到
這已然成了不成文的規矩,可是于謙卻是與眾不同,別說是給好處了,甚至是指著王振鼻子將其給臭罵了一頓,
畢竟在於謙眼中朱老四這個永樂大帝尚且罵得、宣宗朱瞻基亦可罵得、漢王朱高煦、三楊閣老皆可罵得更不用說是王振這個宦官了。”
朱元璋臉上閃過一絲痛快之色
“對,這個閹賊就該有人來治才行。”
任小魚無奈道
“老朱啊,這罵一頓肯定是痛快了,但你可別忘了這時候的皇帝可是明英宗朱祁鎮不是明宣宗朱瞻基,所以于謙哪裡能拗得過王振
只是隨便找了個藉口,于謙便被王振給下進了詔獄,是諸多親王和朝中大臣動了手段才將其給救出來的”
“是正統十四年,土木堡之變發生,朱祁鎮被俘王振死於亂軍之中,五十萬大軍折損了一大部分
瓦剌、韃靼兩部率軍直逼順天,朝堂之中人心惶惶,于謙以鐵血手腕讓那些主張南遷的人閉上了嘴巴
在這緊要關頭他把朱祁鈺推出來當這個皇帝,成功遏止了瓦剌和韃靼想透過朱祁鎮來榨取大明血液的念頭
同時他下令多地兵卒進京拱衛,作出密切部署,對整個順天嚴防死守作準備
而他自己則是以身表率親自鎮守在瓦剌、韃靼兩部最有可能全力攻城的德勝門
最後瓦剌、韃靼兩部終於抵達順天,兩軍交戰,于謙率大明將士以命抵抗、殊死拼搏,最後終於戰勝了兩部”
“這一戰,于謙居功甚偉是第一大功臣,明代宗朱祁鈺賞賜于謙一件蟒袍、一把寶劍,至於其他金銀珠寶皆被其所拒絕
由於這一戰大勝,所以昔日被俘的明英宗朱祁鎮亦被也先給放了回來,同時這也為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