脅。要想徹底解決這個問題,確實需要從長計議,不可操之過急。”
皇帝點了點頭,嘆息道:“朕知道。但現在的問題是,這場風波已經鬧得滿城風雨,朕該如何安撫各方勢力,以平息這場風波呢?”
宰相沉思片刻,緩緩道:“陛下,臣認為我們可以先下旨斥責安國公府和陸澤,以示公正。這樣一來,可以平息一部分人的憤怒和不滿。同時,我們也可以派人暗中調查安國公府的那些罪狀,如果屬實的話,就依法懲處。這樣一來,既可以平息外面的流言蜚語,也可以向世家展示陛下的決心。”
皇帝聽後,眼中閃過一絲堅定之色,道:“好。就按你說的辦吧。朕倒要看看這些世家還能囂張到幾時!不過,在處置安國公府和陸澤的同時,也要審慎行事。畢竟,這場風波不僅僅是皇室和安國公府之間的爭鬥,還涉及到整個朝廷的穩定和團結。”
宰相點頭稱是,道:“陛下英明。臣會立即著手處理此事,並與其他權貴進行溝通。同時,臣也會加強對朝廷內部的監管,防止類似的事情再次發生。”
皇帝聽後,滿意地點了點頭,道:“好。朕就交給你去辦了。朕相信你一定能夠妥善處理此事。”
宰相躬身道:“臣定當竭盡全力,不負陛下所託。”
*
在皇宮的深宮之中,皇帝坐在龍椅上,眉頭緊鎖,目光如炬,獨自面對滿桌堆積如山的奏摺和密報。燭光在夜色的映襯下搖曳不定,將他的身影拉得老長,顯得孤寂而沉重。
皇帝的心中充滿了焦慮與不安,他深知這場由賜婚引發的風波,已經不僅僅是一場簡單的聯姻風波,而是牽動著整個朝廷的安危和穩定。
與此同時,在安國公府的大廳裡,氣氛凝重得彷彿能滴出水來。安國公,這位曾經權傾朝野的貴族,此刻卻面色鐵青,憤怒與無奈交織在他的臉上。
他望著滿廳的家人,尤其是女兒商皎皎,她的臉上淚痕未乾,眼中滿是驚恐與無助。
“父親,我們該怎麼辦?”商皎皎淚眼婆娑地問道,她的聲音顫抖,透露出內心的恐懼。原本,她應該是一個無憂無慮的貴族千金,享受著家族帶來的榮耀和富貴。
然而,如今卻因為這場風波而名譽掃地,連未來的婚姻都充滿了不確定性。
安國公長嘆一聲,眼中閃過一絲堅定:“皎皎,不必擔憂。我們安國公府歷經風雨,豈會輕易倒下?”
他轉向一旁的管家,沉聲吩咐道:“立刻派人去請那些與我們交好的文官和武將,讓他們上呈奏摺,為我們安國公府正名。”
然而,就在安國公府忙於應對之際,皇宮中的皇帝卻收到了更多的密報。
文官御史們紛紛上書,揭露安國公府的一系列罪狀,言辭犀利,證據確鑿。每一條罪狀都如利刃般刺入皇帝的心中,讓他對安國公府的憤怒達到了頂點。
“這些安國公府的人,真是太不把朝廷放在眼裡了!”皇帝憤怒地拍著桌子,臉色鐵青。
他憤怒地站起身,指著滿桌的奏摺對身邊的近臣說道:“傳旨下去,讓刑部徹查此事,如有確鑿證據,絕不姑息!”
近臣小心翼翼地應諾,轉身準備退下。然而,就在這時,一名侍衛急匆匆地跑了進來,手中捧著一封密信。他氣喘吁吁地跪在皇帝面前,恭敬地將密信呈上:“陛下,這是從安國公府傳來的密信。”
皇帝接過密信,拆開一看,頓時臉色大變。密信上寫著安國公府為了應對這場風波,竟然派人去求與他交好的武官上奏,試圖透過他們的影響力來為自已辯解和開脫。
皇帝看完密信後,心中的怒火更加旺盛。他緊握著密信,眼中閃爍著寒光:“大膽安國公!竟然敢如此公然挑戰朝廷的權威和尊嚴!”
他猛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