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括擺擺手:“大王言重了。臣聽說藺相和虞卿反對臣掛帥出征?”

趙王點了點頭:“藺相於廉頗將軍莫逆之交,虞卿乃一遊說之士,妄想用三寸不爛之舌能讓楚國和魏國出兵!真是異想天開!將軍放心,孤為後盾,你無後顧之憂!”

趙括連忙搖頭:“大王你誤會了,這就是我說的第一件事!如果秦國外長平贏了,那邯鄲則無險可守,秦軍可一舉進攻邯鄲,到那個時候!可能有亡國之危!所以長平這一戰必勝!

所以此時當上下一心方可戰強敵!”

趙王思忖片刻,開口道:“將軍言之有理,不過人心向來最是難掌握!”

趙括道:“只需向臣民傳達死志便可!這件事情交給臣,也請大王不要革了廉頗將軍的職,老將軍可就在軍中為副帥,臣自有用處!”

趙王點頭:“那便交給將軍了,明日早朝我會當庭拜你為上將軍,剩下全由將軍把握!”

趙括應允,接著提出第二條建議:“當今天下秦國最強,我趙國雖然經歷胡服騎射,國力大增,但是整體實力還是遠遜秦國!前日大王遣使者前去秦國求和,卻被秦國擺了一道!導致其他五國都不肯貿然出兵相救!”

趙王皺了皺眉,心說你哪壺不開提哪壺!這等醜事你這時候拿出來是打我臉嗎?

趙括見趙王面色不悅,繼續開口道:“虞卿說的求援一事,不無道理!大王可遣虞卿去楚國求援,楚國帶甲百萬,且於秦國有不共戴天之仇!或可增援!此其一。

陛下還可請平原君去魏國,三晉一體,唇亡齒寒!這個道理即便魏王不懂,魏國臣工必有人懂得!大王可讓虞卿遊說信陵君,說不定可以獲得奇效!此其二。”

趙括擁有霍去病得記憶,他記得,歷史上長平之戰失敗後,秦軍包圍邯鄲,就是這位信陵君竊符救趙,再加上楚國發兵才免了趙國的滅國之劫難!所以趙括打算給自己一個保險!想讓這兩方提前出兵,一旦有一方出兵,那自己的成功率就大大增加!

趙王繼續點頭傾聽。

趙括繼續說道:“此番戰爭皆由韓國引起,大王可遣藺相如出使韓國,威逼也好,利誘也好,務必讓韓國出兵!即便出工不出力也行,只要韓國出兵,我自有妙用!

趙王點頭道:“如此便依將軍,我明日早朝便宣佈此事!”

趙括連忙搖頭:“大王,法不傳六耳!如今邯鄲城內細作遍野!書房議事便可!”

趙王有些驚訝:“將軍危言聳聽了吧!”

趙括笑了兩聲:“哈哈……大王如何想到要拜我為上將軍?”

趙王聽了這話臉色有些不好看,思忖了片刻心中瞭然,畢竟作為國君有時候或許當局者迷,但是他卻絕不是傻子!

略一思索,便想到了其中的關節:“想必是秦國也不想把戰爭拖的太久,所以故意傳出來的謠言!此乃反間之計!”

趙括拱手:“大王盛名,不過,我會讓範睢和秦王后悔!”

趙王點了點頭:“這第三條?”

趙括忙笑道:“都是小事,臣要向大王要人!”

趙王笑道:“隨你點兵!”

趙括道:“武靈王當年胡服騎射,曾經訓練出一支獨步天下的騎兵趙邊騎!當年我父親也是憑藉這支部隊大勝秦國!”

趙王有些為難:“這支騎兵陳列在北境,抵擋匈奴!防止匈奴趁機南下使我們顧此失彼!況且長平那邊已經有一萬騎兵,長平現場地形不適合騎兵軍團作戰……”

趙括道:“要兩萬騎兵即可!臣自有妙用!”

趙王點了點頭:“如此,依將軍所言!我明日便令李牧率兩萬騎兵南下,來邯鄲與將軍匯合,擇日出徵!”

趙括連忙擺手道:“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