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蜀國,擁有多達四十九座城池,這在王者大陸上可是一個名副其實的霸國啊!其國力之強盛,除了坐擁八十二座城池的戰國楚國之外,幾乎不遜色於任何一個國家。

然而,秦蜀之戰後,趙信卻對秦國的軍事潛力深感恐懼。他意識到,單憑蜀國自身的力量,恐怕難以與秦國抗衡。於是,一個大膽的想法在他心中萌生——聯盟楚國和魏國,共同滅亡秦國!

經過深思熟慮,三個月後,趙信馬不停蹄地趕往蜀王的宮殿。他懷揣著對秦國的憂慮和對蜀國未來的期望,覲見了蜀王,並詳細地陳述了秦國的種種危害。

趙信向蜀王分析道:“秦國如今雖與我國休戰,但其實力不容小覷。若不趁此時機聯合其他國家將其消滅,日後必成大患。”接著,他將聯盟楚國、魏國滅秦的計策一一道來,懇請蜀王採納。

不僅如此,趙信還提出了一個底線要求,即就算楚國和魏國最終不願出兵協助蜀國滅秦,蜀國也必須獨自出兵,而楚、魏兩國不得干涉。

為了確保計劃的順利實施,趙信建議在與秦國休戰的這幾年裡,要積極與楚國、魏國建立良好的關係。同時,蜀國還需大力擴充東西南北四軍的編制,使其各達到五萬之眾,再加上七萬五千人的武軍,共同組成一支強大的征伐秦國的軍隊。

此外,軍隊所需的輜重糧草也必須準備充足,最好能保證有五年的糧草儲備。畢竟,這將是一場傾盡蜀國國力的生死之戰,任何一個環節都容不得半點馬虎。

在經過數日的密謀之後,趙信和蜀王杜尚終於決定開始實施他們的計劃。由於蜀王對趙信深信不疑,堅信他絕不會背叛自己,於是毫不猶豫地將駐守蜀國國都的文軍軍權交予趙信。

趙信憑藉著他多次滅掉其他國家所積累的赫赫戰功和崇高威望,順利地接管了文軍。這一過程沒有引起任何波瀾,一切都顯得那麼順理成章。

然而,當蜀王在朝堂上提出要東西南北擴軍五萬的計劃時,卻遭到了數名大臣的強烈反對。這些大臣們認為,如此大規模的擴軍不僅會耗費大量的財力和物力,還可能引發周邊國家的警惕和不安。

下朝之後,趙信率領著他的軍隊,如同一股狂風驟雨般襲擊了那些反對擴軍計劃的大臣們的府邸。一夜之間,這些大臣們全家老小都被趙信的軍隊殘忍地殺害,無一倖免。

這突如其來的血腥事件讓蜀國的群臣們驚恐萬分,他們對趙信的殘暴行徑感到震驚和恐懼。原本還對擴軍計劃持有疑慮的大臣們,此刻也都噤若寒蟬,不敢再提出任何異議。

第二天清晨,早朝的鐘聲照常響起。當蜀王再次提出擴軍計劃時,朝堂上一片死寂,沒有一個人敢站出來表示反對。就這樣,原本爭議頗大的擴軍計劃在一片沉默中得到了透過。

緊接著,蜀王又提出要與鄰國楚國和秦國交好,以確保邊境的安寧。對於這個提議,群臣們紛紛表示贊同,認為這是一個明智之舉。

這時,有大臣進言,稱魏國的魏武卒在大陸上威名遠揚,而龐涓更是當世名將。若能前往魏國交好並學習他們的練兵之法,必定對蜀國大有裨益。儘管有些大臣對此心存疑慮,但考慮到目前的局勢,他們也覺得這個提議並無不妥,因此同樣沒有人站出來反對。

國家行政方針一經確定,趙信便馬不停蹄地開始徵召百姓擴充軍隊。他深知,要想實現國家的繁榮昌盛,強大的軍事力量是必不可少的。

為了確保擴軍工作的順利進行,趙信親自接見了東西南北軍的將領們。這些將領們都是身經百戰、經驗豐富的軍事人才,他們對趙信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

在會面中,趙信力排眾議,堅決主張擴軍。他向將領們詳細闡述了自己的戰略構想和對未來局勢的判斷。將領們對趙信的遠見卓識深感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