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亭城外的漢軍大營,瀰漫著一股壓抑的怨氣。
曹操將頭盔重重摔在案几上,甲冑上的血跡都未擦淨:"周慎豎子!若按我計策分兵包抄,何至於讓張曼成逃脫!"
帳內,副將夏侯惇、曹仁等人同樣面色陰沉。此戰他們雖攻下黎亭,卻因周慎胡亂排程,折損近半兵馬,眼睜睜看著黃巾殘部從容退往冀州。
"孟德,慎言。"袁紹掀簾而入,錦衣華服上沾滿塵土,"周慎再無能,也是張溫親信。"
曹操冷笑:"本初兄還怕他不成?你們袁家四世三公..."
"正因如此,更需謹言慎行。"袁紹打斷曹操,壓低聲音,"我剛得訊息,張溫升任司空,即日回朝。董卓封了幷州刺史,卻拒絕交出兵權。"
曹操眼中精光一閃:"董卓這是要擁兵自重啊!"
"不止如此。"袁紹意味深長地說,"董卓麾下那個平巾校尉吳權,近日連破谷遠、屯留,用兵如神。此人來歷不明,卻深得董卓器重。"
曹操正欲追問,親兵來報:"啟稟大人,平巾校尉吳權在外求見。"
曹操與袁紹對視一眼,同時露出訝色。
"請!"
帳簾掀起,一位年輕將領闊步而入。此人身材挺拔,面容剛毅,雙目炯炯有神,雖著戎裝卻自帶一股書卷氣,正是近來名聲大噪的吳權。
"曹都尉、袁校尉,久仰大名!"吳權抱拳行禮,聲音清朗。
曹操熱情相迎:"吳校尉連克堅城,操仰慕已久!"
袁紹則保持世家子弟的矜持,只是微微頷首。
吳權不以為意,笑道:"二位血戰黎亭,威震黃巾。吳某特備薄酒,欲邀二位至上黨城中一敘,不知可否賞光?"
曹操爽快答應,袁紹略作遲疑也點頭應允。他們心知肚明,這絕非普通飲宴——董卓勢力如日中天,其心腹將領突然示好,必有深意。
上黨城最好的酒肆"醉仙樓"已被吳權包下。二樓雅間,美酒佳餚擺滿案几,卻只有三人對坐:吳權、曹操、袁紹。
"先乾為敬!"吳權舉杯一飲而盡,"二位大人力戰黃巾,保境安民,吳某佩服!"
曹操痛快乾杯,袁紹則淺嘗輒止。
酒過三巡,曹操直言相問:"吳校尉此番相邀,想必不止飲酒這麼簡單?"
吳權微笑:"曹公快人快語。實不相瞞,吳某對二位仰慕已久,尤其曹公當年洛陽北部尉時,棒殺蹇圖之豪舉,令人欽佩!"
曹操眼中閃過一絲訝異。蹇圖是十常侍蹇碩叔父,當年他執法殺之,差點惹來殺身之禍,這吳權竟知之甚詳。
"不想吳校尉對曹某舊事如此瞭解。"
"英雄事蹟,自當傳頌。"吳權又為曹操斟滿酒,轉向袁紹,"袁家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天下,袁公更是人中龍鳳,吳某早欲結交。"
袁紹面色稍霽:"吳校尉過譽了。倒是你,出身何處?竟能在短短時間內躋身董將軍麾下重將?"
這問題直指門第,頗為尖銳。曹操微微皺眉,卻聽吳權從容作答:
"吳某寒門子弟,幼時隨父行商,略通兵法。後逢黃巾亂起,投效董將軍麾下,幸得賞識。"
"行商?"袁紹難掩輕視,"難怪吳校尉對錢糧排程如此在行。"
曹操見狀,立即岔開話題:"英雄不問出處!吳校尉用兵如神,近日大破管亥,生擒韓忠,此等戰績,縱名門子弟也難企及!"
吳權聽出曹操迴護之意,心生感激:"曹公謬讚。其實管亥已歸順我軍,此人雖出身草莽,但山地戰法獨步天下。"
"你收降了管亥?"袁紹難以置信,"朝廷明令,黃巾賊首格殺勿論!"
"非常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