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一沉吟,姜柟急中生智道:“父皇,這字並非出於我之手。”

“還狡辯?”皇帝眯眼,危險的氣息瀰漫四周。

“您看看,這字裡行間,頗為灑脫,我可寫不出,倒更像姨母所寫。”

姨母兩字一出口,皇帝已然震怒,姜柟恍若未覺,繼續道:“聽聞天策府總府事杜儉,善仿人字跡,他曾寫過與姨母如出一轍的字。難不成是他寫的?”

“你好大的膽子!”皇帝眸中迸出肅殺之意,徒手掰掉御座上的龍頭,用力朝姜柟擲過去,奈何兩人距離太遠,龍頭掉在姜柟面前,撞到她的膝蓋前停住。

方才得知端妃與北辰王有染,舉劍相向,皇帝雖動怒,卻平靜如水,眼下只因姜柟提及杜儉會仿顧姣字跡,便神色大變,欲不顧一切,置姜柟於死地。

強烈的帝王之怒,如一張密不透風的大網,讓人心生寒意。

一旁的王德貴垂著腦袋,大氣不敢喘,杜儉自幼跟在帝王身側,與顧姣自然也有些交情,杜儉僅閒來時仿過一次顧姣字跡,便遭來帝王猜忌,疑心二人有姦情,而後杜儉見到顧姣便遠遠避開。

對於太子妃這種不知死活的勇氣,王德貴一邊嗤之以鼻,一邊又是極佩服的,左右不過就是一個死字。

賭贏了,便能活。

姜柟眉眼微閃,暗自鎮住顫抖的手。

她緊張,但她不懼。

垂首,看著那摔在地上的龍頭,龍眼呆滯,失了神氣。

記憶如水,思緒翻飛。

幼時,姨母是皇后,姑母是寵妃,姜柟是這宮中最受寵的姑娘,皇子公主見了她都要讓著敬著,自然養成了嬌縱的性子,也成了許多人的眼中釘。

姨母與姑母相爭多年,她夾在中間很是為難,姑母被皇后責罰,臥床不起。

她很難過。

青璃和姜媛便慫恿她去皇宮禁地,偷前朝皇帝私庫中的聖藥。

誰知,那聖藥被姑母吃了後,險些命喪黃泉,整個太醫院救治一夜,命撿回來了,卻再不能生育。

皇帝震怒。

她小小的身子跪在地上,一如此刻,面對惶惶天威,心驚膽寒。

姨母及時趕來求情,彼時帝后感情已生嫌疑,皇帝堅持要責罰她,關進冷宮一月。

姨母嘴上勸不動,便不勸了,也不知怎麼想的。

許是仗著年少夫妻之情,仗著顧家的軍功,仗著皇帝不敢廢她,姨母竟為了她,肆無忌憚,當場給帝王下臉子。

“你若堅持要罰,便罰我吧!臣妾自請去冷宮!”姨母直接拔下頭上的鳳冠,摔在地上,像丟一件根本不稀罕的垃圾。

鳳冠上的珍珠,寶石散落一地,場面難看至極。

皇帝目光泛冷,卻不得不退步:“罷了!你便寵著吧,日後闖下大禍,也是她自己吃虧!”

姨母不依不饒:“一個姑娘能闖什麼禍?不過皇上這話倒是提醒我了!柟兒任性,是我太寵之過,自有我來擔!我今天就要皇上一句承諾,柟兒此生無論犯何錯,你都不準殺她!”

姨母態度強硬,逼著皇帝承諾,皇帝顏面無存,盛怒之下連保證書,都被姨母按著手寫了。

是啊,一個小姑娘能犯多大的錯?

但是皇后此舉,卻令皇帝生了厭棄之心。

她幼時不懂,後來長大了,才想明白,她把端妃當家人,端妃卻把她當成刺向姨母的刀子。

端妃知道,只要是她出事,姨母絕不會坐視不理。

所以她偷的聖藥,端妃根本沒有吃,中毒病危都是假象,就是為了讓帝后起爭執,感情破裂。

如端妃所願,從那以後,帝后失和,相看兩相厭。

姨母常常安慰她,說這些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