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但是老闆也往往不會給出太好的待遇,而且很快就會給你安排徒弟,讓人學你的技術,然後想辦法替代你。

雖然在這裡是直言讓你當師傅去叫徒弟使用研究機床,但說實話,在這裡自己是心甘情願的去教。

所有的一切都給你寫在合同上,寫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絕不跟你玩虛的,生活和物質上給你充足的保證,讓你不必為生活的瑣事而煩惱。

任務是教機床相關的技術,同時也是肩負著研究機床技術的任務。

星海航天這邊是要造飛行器的,超大的廠房,他去參觀過一次,裡面的科學家、工程師們正在建造一架和空天母艦一樣龐大的反重力飛行器。

航空航天領域,很多地方都需要用到科技和技術,一個零部件,技術不同的人加工出來就完全不一樣,相差很大。

星海科技這邊招募了幾萬名理工科的大學生,這些大學生什麼都不懂,需要進行專業性的培訓和學習。

現在整個星海工業基地,說是工廠恐怕沒人會信,因為這裡嫣然已經成為了一個教學基地。

這些星海科技未來的工程師們,他們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不僅僅是機床,連電焊之類的同樣需要學習。

同時還需要學習相關的理論知識,一邊學的同時,還要一邊進行操控,一邊實踐,一邊不斷的考試。

工程師可不是那麼好當的,星海科技的要求就更高了。

給出了足夠的薪酬待遇,同樣也是有著諸多的嚴格要求,能夠學下去,不斷的進步,你就能夠成為一個合格的工程師,能夠參與進生產和製造反重力飛行器。

一開始在吳楠竹看來,其實星海科技這邊大可不必如此大費周章和精力、金錢的去培養這些大學生,乾脆直接花錢從社會上招募一些專業性的工人反而更節省時間和精力,也可以更省錢。

畢竟外面的工廠一直都是這樣做的,他們是不會花費大力氣、大把時間和金錢去自己培養人才的,更願意直接花更高一些的工資去挖被人手中的人才。

但是來這裡差不多一個月左右的時間之後,吳楠竹就改變自己的這種看法。

社會上的技術工人,縱然是有技術,依然還是工人。

星海科技所需要的卻是工程師,儘管在吳楠竹看來,所謂的工程師其實也不過換了一個好聽的名字罷了。

一般的工人是在普通的工廠裡面上班,這裡的工程師則是在特殊的製造飛行器的工廠裡面上班,本質並無什麼太大的區別。

只不過是因為造飛行器的,所以各個方面的要求更高很多,需要更高的學歷,更專業的技能和能力,也需要精益求精的精神和創新能力。

所以這裡需要的是工程師,而不是工人,儘管看起來似乎好像是做一樣性質的工作,但是卻有著天壤之別。

社會上挖過來的技術工人,或許是掌握了一門不錯的技術,直接挖過來的話,也能夠用,而且也確實是可以更省時間和精力。

然而這些技術工人也有著其侷限性,往往也只懂自己所掌握的技術,並且很多技術工人的文化底子太薄了,知識基礎太差了,想要再往上提高的話就會很困難。

而星海科技所需要的則是相對全面,能夠具有更全面知識、能力的工程師,不僅僅要懂的操控機床,加工出複雜的零部件,更重要的是還去研究機床,研究為什麼要這樣去做,同時還能夠舉一反三的進行開創。

要研究加工的材料是否合適,加工出來的零部件能否在進行修改和最佳化,要研究這個零部件安裝在飛行器上面時所能夠起到的作用等等。

說實話,吳楠竹第一次聽到星海科技這邊對工程師的諸多要求時,他都想笑。

因為這就跟自己以前遇到的一些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