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脅的時候,提前就使用鐳射將它給全部消融乾淨,又或者是將太空太陽能發電的另外一面,含有鏡子的一面進行調整,利用太陽光聚合產生的高溫直接將太空垃圾給氣化.”

王辰將一份資料傳送給了劉遠和陸永的虛擬機器裡面,也是詳細的介紹起他這邊制定的三種方案。

太空垃圾危害很大,需要高度重視,但以星海科技現在的科技技術來說,對付太空垃圾還是可以很輕鬆的。

“不錯,不錯.”

劉遠仔細的看完資料,也是覺得這三個辦法都挺不錯的,確實是可以很好的解決太空垃圾的問題。

先想辦法躲,躲不過了再想辦法將它給捕捉起來,捕捉也不太方便了,乾脆直接用鐳射將你給摧毀掉,如果太空垃圾有點大的話,還可以用太陽能將你給氣化。

“這個太空太陽能發電站它可不僅僅是發電站,同時也是太空冶煉工廠,為以後冶煉小行星做準備的.”

“所以它上面的鏡片是兩面的,一面是用來發電的太陽能電板,一面是可以發射太陽光的鏡子,平時用來發電獲取能量,需要用來冶煉小行星的時候就可以翻轉另外一面用來發射太陽光.”

“它的每一塊太陽能電板都是可以電腦控制,隨意旋轉的,無論是那個角度都可以保證充分的垂直接受太陽光,保證發電量.”

“同時也是可以透過自動計算角度,將所有的光都反射聚合到一點上面,其產生的高溫最高可以超過上萬度,足以氣化任何的物體和金屬.”

接著王辰也是開始詳細的向劉遠和陸永介紹起這個太陽能發電站的情況來。

“在太空之中它的發電效率可以達到地球上的上百倍,非常具有錢途.....”其實聽起來高大上,但實際上它就是一個很簡單並沒有什麼太大科技含量的東西。

就是在太空之中建造一個巨大的太陽能發電框架,然後再將這個框架細分成為一塊塊標準的一平方大的太陽能發電板。

這個太陽能發電板也是特製,一面是太陽能發電板,一面是反射陽光的鏡子。

生產製造起來的時候非常簡單,沒有什麼技術含量,地球上的科技早就已經可以製造這個東西出來。

真正難的是將它送到太空之中,在太空之中建起這樣的一個太陽能發電站來。

如果是放在以前,這根本就是沒有任何可能的事情。

依靠火箭、宇宙飛船來往返太空,成本太高、關鍵是對攜帶的物體有著質量和體積的巨大限制,在太空之中建太陽能發電站,縱然是發電效率是地球上的上百倍,它也是一點都划算的事情。

但有了反重力技術就不一樣了,使用反重力宇宙飛船可以輕鬆攜帶大量物體往返太空之中,建造太空太陽能發電站的成本並不會比地球上高多少,但是發電效率卻是地球上發電效率的上百倍。

這就非常有利可圖了,關鍵是將來還可以用來冶煉小行星,用途很廣很多。

甚至於只要有需要,還可以用來當氣象武器。

利用可以發射太陽光的鏡子將大量的光照發射到地球上,只要有足夠的鏡子,完全是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將一個地方的溫度上升到極其恐怖地步。

也可以將黑夜變成白天,將寒冷的地區變成熱帶等等,當然前提是要足有足夠的發射鏡子,發射足夠多的光照到地球上才可以實現這一切。

如果僅僅只是少量的一些反射,影響並不大。

不過,只要有利可圖,太空太陽能發電站的效率很高,太空之中,沒有白天黑夜之分,單單是這一點就不是地球上發電所能夠相比的。

另外太空之中的光照沒有經過地球大氣的削弱,它的強度是地球上的好幾倍,同時還可以始終保持垂直照射,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