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極而衰,劫難終至。

第一次的道湮究竟從何而來,就算已然證道的三聖都無從察覺。

彷彿憑空而生,忽然躍出。

只是彼此山海尚還處在鼎盛時期,些許可能性的消失,正好似人類日常脫離毛髮。並不能真的說明什麼。

直到道湮浪潮,隨著時間的流淌,始終伴隨山海左右。

終一日,成氣候。

不知不覺,竟已經成長到跟山海能夠角力的地步。如鬼影般倏然飄出,跟山海對峙。

所到之處,可能性傾崩,大道不存。

山海為之隔斷。

原本整體連續的存在,被強制切割成了無數份。

山海尚能依靠自己內在脈絡,維持冥冥中聯絡。

但似山海內生靈,則在時間層間上,被分成了斷裂破碎的個體。

不僅實力大打折扣!

甚至就連有些記憶都受到影響,變得扭曲而不完整。

以三聖視角回望山海過去千億時光的諸聖,經常會遇到某些彷彿蒙上了一層灰白色的記憶片段。

那便是遭受山海折斷而缺失,而後被三聖自我觀想補全的部分。

在三聖的記憶感知裡,從道湮第一次出現到如今,這其中經過了五百億年的漫長時光。

實在太過漫長。

加之三聖意念,也非是單純個體。而是化身億萬,幾乎遍佈所有可能性之中。

包含山海絕大部分文明、聖靈、道途。

資料之龐大,難以想象。若非三聖有意對其進行了模糊處理,這五百億年記憶洪流足以將圍觀諸聖的人格,都進行一定程度的沖刷、扭曲、改寫。

雖是虛化跳躍,卻並不妨礙諸聖當真體驗了三聖曾經走過旅途。

只不過並沒有細化在山海內的無數可能性上,而是聚焦于山海所經歷時間整體。

諸聖看到,最初道湮之禍,的確可以忽略不計。

被道湮侵蝕而消失的可能性,甚至不如山海自身演變消亡中萬一。

不過大道之爭,此消彼長。

崩壞趨勢一旦誕生,若不制止,就註定會無止境的增長下去。

再小的變數,迭加數百億的漫長時光後,都會變成天文數字般的存在。

到如今,被道湮所侵蝕形成虛界,已然能跟山海分庭抗禮。

乃至於更加遙遠的時光之末,山海的消亡,似乎都已經成為了定局。

……

一場漫長旅途,徐徐走向了終點。

當從三聖記憶中退出後,諸聖用了許久,目光才又重新變得清明起來。

“雖是曾經來時路,但一想到還要逆行一遍,終究是忍不住頭皮發麻。”

“這條路,實在太長、太難走了。”百曉長呼一口氣,感慨萬千道。

“以局外人視角看來,道湮誕生的似乎全無道理。山海之外,本無虛界存在。除了那道注視目光,再無他物。但隨著山海演變,竟有道湮橫生,侵蝕山海……”

“莫非虛界,就源自山海之視線?”

最初的感嘆過去後,諸聖還是聚焦在三聖記憶中的蹊蹺之處上。

“以我之所見,恐怕不然。哪怕如今山海崩壞局面,虛界以只是跟山海勢均力敵。只不過依靠漫長時光、日積月累的侵蝕,才最終造成了山海腐朽結局。而那道視線……”竊機說著,朝著連山聖者看去。

“若連山聖者彼時感受沒有差錯的話……那道視線所帶來威壓,絕對是凌駕于山海之上的!”

其餘諸聖回味了一番後,深以為然。

“連山證道,實則便與山海齊。然在那道目光前,竟不能支撐一瞬。山海因其而改,則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