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他沒辦法給羅伯特足夠的支援,因此羅伯特只能靠自己。”

“我吃過苦,積累了經驗傳授給你,你就不必再吃同樣的苦。”

“羅伯特的父親沒有吃過創業的苦,羅伯特就沒有創業的經驗可以學習。如果想過上富裕的生活,就只能自己去體驗一遍這些痛苦。”

“這並不是什麼幸運,而是一件很公平的事情。”

孫唐這時候說到:“可是羅伯特和我說過,他的爸爸因為選擇了當一名教師,去教書育人了,所以才不能像你這也成為一名富人的。”

孫唐爸爸笑著搖了搖頭,說到:“成為一名富人並不在於你是從事什麼工作的,或者這麼說,富人並不是一種職業選擇,而是一種心態。”

“所謂的因為某種原因,所以才沒有成為一名富人,在我看來根本就是自己給自己找的藉口而已。”

“只要你有了富人的心態,或者說你認為自己是富人,那麼你早晚都會過上富裕的生活。”

“如果你自己給自己設立了限制,認為過上富裕的生活很困難,賺錢很困難,那麼你永遠都會是一個窮人。”

“哪怕你可能會得到很多錢,但是你也不會是一個富人。”

“什麼意思?我沒太聽明白。”孫唐問到。

“舉個例子吧。”孫唐爸爸數到。“比如羅伯特的爸爸是不是這麼說過,因為我有很多孩子,所以我成不了富人。”

“的確,羅伯特說他的爸爸的確是這麼說的。”孫唐點頭說到。“因為他的家裡孩子多,所以羅伯特的爸爸掙的錢只能夠維持生活,所以不能過上很富裕的生活。這有什麼不對嗎?”

“當然不對了。”孫唐爸爸說到。“因為我就不會這麼說。”

“我會說,因為我有很多孩子,所以我必須過上富裕的生活。”

“聽出來這兩種說法的區別了嗎?”孫唐爸爸問到。

“明白,一種是樂觀的說法,一種是悲觀的說法。”孫唐回答到。

“不,並不僅僅是這樣。”孫唐爸爸說到。

“這和那種樂觀悲觀的說法關係不大,因為這兩種說法對應的是心理學裡的一種重要的現象,叫做自我實現預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