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預測未來的方法 (第2/3頁)
我只會心疼哥哥原版鬼畜 獨孤不求票 加書籤 章節報錯
爸爸接著說到。
“皮格馬利翁,是古希臘神話中塞普勒斯國王。這個國王性情孤僻,常年一人獨居。他善於雕刻,孤寂中用象牙雕刻了一座表現了他理想中的女性的少女像。”
“久而久之,他竟對自己的作品產生了愛慕之情。他祈求愛神阿佛羅狄忒賦予雕像以生命。阿佛羅狄忒為他的真誠所感動,就使這座少女雕像活了起來。皮格馬利翁遂稱她為伽拉忒亞,並娶她為妻。後人就把由期望而產生實際效果的現象叫做皮格馬利翁效應。”
“皮格馬利翁效應也是自我實現預言的一種形式,但是和俄狄浦斯效應正好是相反的情況。”
“俄狄浦斯效應,是說你越害怕什麼事情,越是想不好的事情不要發生,就越不能避免這件事情的發生。”
“而皮格馬利翁效應則是說,你期望什麼,你就會得到什麼。你得到的不是你想要的,而是你期待的。只要充滿自信的期待,只要真的相信事情會順利進行,事情就一定會順利進行,最終會讓你美夢成真。”
“羅伯特的爸爸對待自己的財務狀況,採用的是俄狄浦斯效應的自我實現預言。而我對自己的財務狀況,採用的是皮格馬利翁效應的自我實現預言。”
“這兩種版本的自我實現預言,孰優孰劣,我想你也一定心知肚明瞭吧?”
孫唐爸爸說完後問孫唐。
孫唐說到:“怎麼感覺有些心靈雞湯的味道,這種說法是不是不太科學啊?”
“不,這種說法絕對有科學性。”孫唐爸爸說到。“因為在這個神話的基礎上,1968年,兩位心理學家進行了一項有趣的實驗。他們先找到了一個學校,然後從校方手中得到了一份全體學生的名單。在經過抽樣後,他們向學校提供了一些學生名單,並告訴校方,他們透過一項測試發現,這些學生有很高的天賦,經過鑑定是‘最有發展前途的孩子’,只不過尚未在學習中表現出來。其實,這是從學生的名單中隨意抽取出來的幾個學生。”
“有趣的是,在學年末的測試中,這些學生的學習成績的確比其他學生高出很多。研究者認為,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在於老師。”
“從原理上說,雖然教師們沒有把這份名單告訴他人,但由於他們受到‘權威’的心理學家的暗示,對名單上的學生充滿信心,掩飾不住的熱情會透過他們的眼睛、語言、音容笑貌等傳遞出來。正是由於教師認為這些學生是天才,因而寄予他們更大的期望,在上課時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注,透過各種方式向他們傳達‘你很優秀’的資訊,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注,從而產生了一種激勵作用,所以學習時加倍努力,因而取得了好成績。事實上,正是這些老師們扮演了皮格馬利翁的角色。”
“所以讓你選的話,你會選擇哪個版本的自我實現預言?”孫唐爸爸問到。
“如果我選,當然會選皮格馬利翁效應了。”孫唐回答到。
孫唐爸爸笑了笑,說到:“人們都會這麼選,但是可惜的是,並不會真的這麼做。”
“為什麼這麼說呢?”孫唐問到。
“因為懷疑自我,是我們的本能。”孫唐爸爸回答到。
“遠古時代,人類出去尋找食物的時候,不知道到底能不能找到,也不知道能找到多少。”
“如果貿然走到很遠的地方,或者是很危險的地方,卻沒能找到足夠多的食物或者獵物,就會有喪命的風險。”
“對於不確定的未來,我們只能做最壞的打算,因為這樣才是最安全的做法。”
“久而久之,就養成了我們懷疑自我能力的本能。”
“在遠古的時候,這是一種好的本能,可以讓我們儘可能的生存下去。但是到了現代社會,這種本能就成為了限制我們的桎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