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這樣的計劃書,僅僅是靠你自己思考是遠遠不夠的。”

“你必須要實地調研,獲得第一手的資料和資料。”

“比如這裡,你打算投資十萬元蓋羊圈和工人住的房子。”

“那麼建築材料,例如水泥和沙子現在多少錢?”

“人工多少錢?”

“多久可以完成?”

“耗費多少?”

“打算用哪家的建築公司?”

“是否以前曾經有過合作?”

“口碑怎麼樣?”

“能不能找到更好的可以合作方?”

“而這一系列的問題,你的計劃書裡都沒有體現出來。”

“這還僅僅只是建築方面的一個問題,還有其他的方面的問題,都需要你詳細的調研。”

“所以說,這並不是一份合格的計劃書。”

孫唐對父親說到:“真的需要詳細到這個地步嗎?可是這樣的話,太浪費時間了。”

孫唐爸爸用手指敲了敲桌子上的的計劃書,對孫唐說到:

“我們總是說沒有時間去好好準備某些事情。”

“但是如果不做好準備就匆匆開始的話,你就會在發生問題的時候,不得不耗費更多的時間來處理問題。”

“到了最後,你會發現,不但沒有節省時間,反而還浪費了更多的時間,而且還會浪費更多的金錢。”

“所以,如果按照這樣的計劃書操作,你這次的創業大機率還是會以失敗告終。”

孫唐沉默不語的聽著父親的指導,感覺有些無地自容。

原來自己一直覺得很詳細的計劃書,其實根本就是紙上談兵而已。

看到孫唐這樣,孫唐爸爸笑著說道:“沒關係的,兒子。任何事情都有一個學習的過程,沒有人生下來就會做任何事。”

“這些經驗,我也是經過了無數次的實踐摸索才知道的。”

最後,孫唐爸爸對孫唐總結了一句話:

“耐心點,耐心是一種美德。”

從那天開始,孫唐就進入了瘋狂的調研狀態。

他以自己的計劃書為骨架,尋找每一個可以填充到計劃書裡的細節。

建築、人工、市場、養殖品種、飼料種類、採購價格,等等等等,所有的內容,他都一點一滴的詳細調研。

打電話,上網,實地走訪,觀察,詢問,他動用了所有自己能想到的方法尋找一切需要的資訊。

整整三個多月,他除了正常的上課以外,所有的時間都投入到了對計劃書的調研中。

很多事情,說起來很簡單,但是做起來才會發現有多困難,孫唐對此有了很深的體會。

就這樣,三個月後,孫唐交給了爸爸一份新的計劃書,整整有一本書那麼厚。

孫唐爸爸仔仔細細的看完了一遍,之後依然問了孫唐一個曾經問過的問題:

“你覺得按照你的計劃書施行之後,一定能夠保證你的創業計劃成功嗎?”

孫唐愣住了,然後沉思了起來。

“我覺得有可能,但是不太確定。”孫唐再次老老實實的回答到。

“那就說明你的計劃還不夠詳細。”孫唐爸爸也再次說到。

事情彷彿進入到了一個迴圈,同樣的問題孫唐爸爸已經問過了,只是此次孫唐的回答比上次略有不同。

他比上次多了一些信心。

但是在孫唐爸爸看來,這還不夠。

孫唐爸爸說到:“當你覺得你已經準備好某件事情的時候,其實你未必是真的準備好了,這有可能是你的錯覺。”

“但是,當你覺得你沒有準備好某件事情的時候,你往往可能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