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伯特帶著孫唐爸爸交給他的任務,回去寫報告去了。

孫唐問父親到:“既然讓羅伯特寫創業的經過,為什麼說他是唯一的讀者,而不讓他拿給你看一看呢?”

孫唐爸爸回答到:“因為隱私,或者說是陰私。”

接著孫唐爸爸詳細解釋到:“世界上有兩種東西無法直視,一個是太陽,另一個就是人心。”

“羅伯特這次的創業失敗,和你當初的創業失敗完全不是一回事。”

“從一開始,羅伯特的行為就有很多不當之處,也一定會有很多不想讓其他任何人知道的隱私之事。”

“比如說,那兩個合作伙伴是他自己主動找的,最後卻和他分道揚鑣了。”

“羅伯特既然是主動找他們合作的,也就代表著羅伯特和他們的關係一開始是不錯的。”

“而既然羅伯特一開始能夠和那兩個人合得來,也代表著其實羅伯特的某些性格特點是和那兩個很相像的。”

“常言道,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也就是說,羅伯特在這次的創業中,很有可能並不是像他自己說的那樣的無辜,也許有一些陰暗面並不適合讓我們知道。”

“這種情況下,如果讓他寫出來的東西給我看的話,他不管想還是不想,有意無意的都會隱瞞或者篡改一些事實。”

“這樣的話,寫出來的東西根本沒有任何價值,也就起不到學習的作用了。”

孫唐沉默的思考了良久才弄明白孫唐爸爸的意思。

“你是說羅伯特其實和他的那兩個合作伙伴一樣,都是人品不好的人嗎?那你為什麼還要幫他?”

孫唐爸爸搖了搖頭,說到:“人品如何這個問題,其實和我們以前說過的很多事情一樣,是一個需要辯證來看的偽命題。什麼是人品好,什麼是人品不好,要看物件是誰。”

“那兩個人和羅伯特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我們並不清楚。所以,在這裡討論他們和羅伯特誰是誰非,並沒有什麼意義。”

“我們只知道的是,羅伯特的這次創業失敗了,賠了很多錢。現在,羅伯特最需要做的,就是從這次的失敗中吸取經驗教訓。”

“這就需要羅伯特正視自己這次創業過程中的所有心路歷程,一點一滴的詳細寫出來當時為什麼會這麼做,這麼做到底產生了什麼樣的後果。”

看著孫唐好像還麼有太明白,孫唐爸爸接著說到:“做人論跡不論心,論心世上無完人。做事論心不論事,論事世上無孝子。”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些不想讓別人知道的最黑暗的事情,這個世上不存在什麼完美無缺的聖人。只要這個人沒有做犯法的事情,沒有傷害到我們,就沒什麼人品低劣的說法,所以才會說做人論跡不論心。”

“而做事論心不論事,就是說如果一個人初衷是好的,也努力去做了,即使做的不夠好,也不應該對他太過苛責。畢竟他不是不想做好,而是能力不夠。”

“羅伯特就是這兩種情況。”

“羅伯特在創業的期間,心裡是怎麼想的,無關緊要。我們也不需要討論羅伯特人品如何,只要他沒有做違法的事情,沒有傷害到我們的利益,其他的事情,並不在我們需要考慮的範圍之內。”

“而他現在雖然做的不夠好,但是無論如何,也在按照我的指點努力去做了,所以我也不吝嗇於再指教指教他。”

“我對他的隱私不感興趣,只想知道他在我的指點下最終能夠做到什麼樣的成績。”

孫唐問到:“既然不想知道他內心的真實想法,為什麼還非要讓羅伯特寫出來呢,只是讓他在心裡回想一下不就可以了嗎?”

“不行的,這樣的效果雖然也有,但是學得不夠徹底。”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