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我背下來用的時間,遠遠超過了你用的時間啊?”孫唐問到。剛才孫唐爸爸只是掃了幾眼這二十個詞語,就背了下來,真正的做到了一目十行和過目不忘。

而孫唐則是花了好幾分鐘才背誦了下來。雖然和以前的自己相比也很厲害了,但是隻能算是勉強做到了過目不忘,絕對不能算得上是一目十行。

“記不記得這句話?”孫唐爸爸問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

“記得,道德經第六十四章。”孫唐回答道,然後問到。“你的意思是,只要從簡單的開始學起,最後也能達到你和哈維的這麼厲害的程度嗎?”

“是的。”孫唐爸爸說到。“一種能力,如果有兩個以上的人能夠學會,那麼就代表著,這種能力具有被任何人學會的可能。”

“我剛才展示的速讀法和記憶法就是這樣。”

“在你或者很多人看來十分神奇的能力,其實原理一點都不復雜。”

“只要掌握了正確的方法,人人都可以學會。”

“但是無論多麼簡單的方法,想要達到相當高明的程度,都必須要付出足夠多的辛勤努力才可以。”

“而且辛勤努力的程度也分很多種,為了學習這兩種能力,我的確很努力。但是和哈維比起來,還是遠遠的不如。所以,我的這種程度其實是遠遠不如哈維的。”孫唐爸爸說到。

“可是在我看來你和哈維一樣厲害啊。”孫唐說的。

“怎麼說呢?”孫唐爸爸想了想說道。“就好比你在地面,抬頭看到了兩棟很高的大廈,都高聳入雲。可是因為你看不到兩棟大廈的頂端,所以比較不出來兩棟大廈誰高誰低。”

“如果你本身也成為了一棟大廈,也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即使不像原來的那兩棟大廈那麼高。但是隻要那些雲彩不能再遮擋住你的視線,你就會發現,其實兩棟大廈是有高有低的。也就是說,你只有對速讀法和記憶法有了一定了解之後,才能辨別水平高低的能力。”

“而我就是那棟比較低的大廈,哈維則是一棟非常高的大廈。”孫唐爸爸謙虛的說到。

“哈維水平比你高是因為他比你努力嗎?”孫唐問到。

“那是當然了。因為如果要說到天賦,不謙虛的說,其實我學習的天賦比哈維還要好很多。”孫唐爸爸說到。

“在速讀和記憶方面,哈維之所以能比我的成就高,就是因為他付出的努力比我多。一個人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是和他付出的努力成正比的。”

“付出的越多,自然得到的越多,這是很公平的。”

“既然這樣,那你為什麼不像哈維那麼努力呢?”孫唐問到。

“我之所以沒有哈維那麼努力,是因為我覺得,以我目前掌握的速讀法和記憶法的程度,來應對日常的生活和工作,已經完全夠用了。”

“繼續學下去當然也可以得到提高,就像每年世界記憶力比賽中,有很多人都能透過記憶法記住海量的內容。但是那樣的話,就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來進行記憶法的練習。而我並不想耗費過長時間的訓練,來成為一個擁有世界級超級記憶力的人,因為那並不是我人生的目標。”

“而哈維因為在從事律師工作的時候,需要經常用到這兩種方法,所以他能夠做到勤練不輟。哪怕再愚笨的人,如果能夠做到一心一意的專心練習一件事,或早或晚,都會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所以哈維能有現在的成績,是理所當然的。”

聽到孫唐爸爸說完之後,孫唐說到:“我現在就想去看看這兩本書。”

“當然可以。那兩本書在藏書室進門左手邊,第三個書架,第二排第十二本和第十三本。”孫唐爸爸說到。

孫唐愣愣的看著父親輕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