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河工的奇怪的衣服 (第2/2頁)
七零上海農場女知青柳如玉 能吃能睡霸王龍 加書籤 章節報錯
然而,對於本地農村的人們來說,棉籽油卻備受喜愛,畢竟能吃到油就是一種幸福,不過也可能和口味有關。
不過,對於農村的普通老百姓來說,種什麼就吃什麼就是傳統,既然種了棉花,那麼,吃棉籽油就是最正常不過的選擇了。
而在農場,由於棉花種植廣泛,棉籽油數量充足,但大家都不太愛吃。
不過,農場裡面反正油菜和大豆也種了不少,大家就只吃菜籽油或者大豆油。
因此,在給河工們做飯時,做飯的廚師們會特意給多放上幾勺的棉籽油。
這樣做不僅能讓飯菜更美味,還能讓河工們感到滿足。
而菜裡面油放得多了不僅更好吃,還能提供更多的熱量,不容易餓!
“所以,我們眼中並不起眼的東西,對他們來說可能就是寶貝,無論是號子裡的舊衣服,還是棉籽油。”
洪愛國對柳如玉解釋道。
柳如玉似乎理解了其中緣由:
“這裡的老百姓很貧窮嗎?”
洪愛國告訴柳如玉:
“這裡的老百姓可以說是極度貧困!”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但這裡根本沒有山,連個高點的土坡都沒有!”
“這裡僅僅只有水源,而且,這裡的土地絕大部分土地均為鹽鹼地!”
柳如玉沒有接嘴,讓洪愛國繼續。
“你知道這個地方為什麼被稱為鹽城嗎?”
“原因就是,這個地方自古以來就是產鹽的地方!”
“而這個地方,早在兩千多年前,就是製鹽出名的!”
“我們站的這些地方以前都是大海,都是大河的泥沙衝擊堆起來的,所以都是鹽鹼地。”
“你也應該知道,在鹽鹼地上的莊稼的產量是極低的。”
“你不知道的是,而當地的農民種植水稻,一畝地僅僅只能收穫兩百斤左右的稻穀。”
“而他們所種糧食大多都上繳了公糧,老百姓的日常飲食一年四季都以雜糧為主。”
洪愛國的嗓門不由自主的大了起來:
“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他們平日裡的伙食,還遠遠不及那些勞改人員的伙食!”
“這裡農田產量有限,家庭副業也被限制了規模,所以,這裡的老百姓的生活真的過得真的很困難。”
“因此,當農場需要興修水利或進行河道工程時,他們前來幹活不僅能填飽肚子還可掙錢,故而他們都幹勁十足!”
洪愛國還表示自已也一直以身作則的在幫他們,比如買大甲魚和大黃鱔。
比如每到村裡面的小公雞即將成年,他都會去附近村裡買小公雞吃。
不然的話等雞完全長大以後是要被沒收的,自已可不做那種事情,就是稍微超標一些也當未成年的雞買下來。
當然,如果有淘汰下來的老母雞那是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