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驚聞下鄉母淚流 (第1/2頁)
七零上海農場女知青柳如玉 能吃能睡霸王龍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柳如玉剛從上海第一醫學院附屬華山醫院實習回來,就聽到一個噩耗,她要被要求下鄉支援國家建設!
來人是靜安區曹家渡街道辦事處的一個主任,和她媽媽還能算是同事關係,這次專門上門提前告知,讓我們家能夠提前做好準備。
柳如玉媽媽驚呆了,流著眼淚喃喃的說:
“我大兒子柳振華,前幾年就響應國家號召去湖南機械廠支援內地建設了!”
“我二女兒柳如雪,前年也是響應國家號召去黑龍江省的軍墾建設兵團插隊了!
“我小兒子柳忠華,去年響應國家號召去新疆當兵去了!”
“現在我最小的女兒柳如玉,你們又要讓她去插隊!”
“你們也沒有這麼欺負人的吧?”
“我們家六個孩子,大姐結婚早,有三個孩子要帶,總不能去吧!?”
“家裡二兒子,西藏當兵才剛回來,分配在派出所,也輪不到他吧?”
“家裡的大兒子,小兒子,二女兒都出去了,他們都跑響應號召,跑那麼遠,一年也見不到一次。”
“為什麼,你們怎麼還非要我小女兒也離開我啊!”
“我小女兒在上海第一醫學院附屬華山醫院實習,馬上就要定崗留用了啊!”
“這是為什麼啊?”
街道辦事處的主任很尷尬:
確實,柳如玉她家按照道理是完全不需要有人再下鄉的。
可是問題在於,柳如玉是衛校中專生。
因為六二六指示:
“把醫療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去”,
提出醫療要為廣大農民服務,解決長期以來農村一無醫二無藥的困境,保證人民群眾的健康。
所以,靜安區曹家渡街道辦就有了醫生護士下鄉的指標,而柳如玉正好是衛校中專的,所以她就被強制分配在名額裡面了。
而街道辦事處主任過來通知也是好心,畢竟提前通知可以提前找關係,儘量分到好一點的地方插隊。
畢竟今年七零年了,上海知青下鄉也實行有幾年了,也知道了那裡插隊特別辛苦,那裡插隊比較輕鬆一些。
另外,也可以提前準備,下鄉前提前鍛鍊下鄉生活的能力。
不過根據現在知道的訊息,大部分下鄉插隊的地方都和宣傳的完全不一樣,下鄉的知青絕大多數都生活得非常辛苦!
軍墾農場知青,國營農場知青,插隊落戶知青都是上山下鄉知青。
但是,他們待遇是不一樣的,就像柳如玉的二姐,去的黑龍江軍墾建設兵團,待遇是最高的,除了一個月36塊錢的工資,還發一件軍大衣,一套軍裝!
那個時候二姐柳如雪可是非常積極的,堅決表示,要去祖國最北方邊疆,建設祖國的大好江山。
不過,二姐柳如雪到了黑龍江以後,就不停的寫信回家吐苦水,她在黑龍江軍墾建設兵團真的太辛苦了。
冬天真的能夠凍得死人,動不動就是零下幾十度,實在太冷了,可是,零下幾十度還要幹活!
36塊的工資看上去很高,可是一大半都用在取暖和吃飯上面了,幹活又辛苦,根本就不是宣傳的那樣,幹半年就可以休息半年!
更慘的是,一直有人來給她們這些女知青洗腦筋,讓她們提高覺悟,在黑龍江軍墾建設兵團裡面安家落戶,嫁給那些軍人!
去那些新疆,西藏,內蒙古等國營農場的聽上去也不錯,32元工資,發一件棉大衣。
不過,大部分知青都分得不好,比黑龍江軍墾建設兵團還要慘,不少國營農場其實就是勞改農場,女知青去那種地方真的很危險!
相對來說,最好的就是去崇明,大豐,白茅嶺還有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