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屯的時間,她就和李秋天牽著馬出了驛站往三山縣裡頭去。

她們進了城,先是去找了一家小食肆,湯麵就叫了四碗。

那食肆的東家一看兩個小女娘,雖然是能牽著兩匹馬的小娘子,但是真不覺的兩人能吃完四碗麵的。

“好叫小娘子知曉,咱家那麵碗不小,可是要比旁人家大上兩分的,這才比別家貴上兩個錢,你們二人一人一碗該是儘夠吃了。”

李十月從不是那等非得給人證明什麼的人,她覺得自證最沒意思,那叫被別人牽著鼻子走,再說這東家說得話是怕二人浪費了糧食,擔心二人吃不完不願付錢,那你非要說你吃的完,也是不可能有人信的。

主要是兩人的體型實在迷惑人,真的不是像能吃的人,而且,李十月瞧著還是那種較為瘦削的身材,這東家不相信兩人能吃,實在十太正常了。

在離著拴馬的樁子最近的木凳上坐下,李十月笑著對東家喊:“那就按東家娘子所說,先上兩碗給我們姐妹吃,吃不夠,再上就是。”

然後李十月和李秋天就在東家娘子的目瞪口呆之中,一人喝了三大碗湯麵,連面帶湯一滴不剩全都吃的乾乾淨淨。

結了賬牽著馬兩人就打聽著往當鋪去了。

從蠻子那兒得的戰利品都是些金銀工藝品,要想花用,總得先兌成銀子才成。

當然了,進了當鋪肯定是要被吃利的,不過,李十月也決定了,要是當鋪給的少,她就直接拿刀把那金碟子劈了,直接花用得了。

不知是李十月那腰間的柴刀,還是李十月那利落的就要拿起柴刀去劈碗的動作嚇著了當鋪的掌櫃,最後她們得了一個不錯的結果,滿滿一口袋的銀子和一部分錢串子。

得了錢,兩人轉頭就往書鋪去,買了李望明說的書本,又買了筆墨紙硯,李十月就借了人家的地方,鋪紙研墨開始寫信。

她要給在東牟的嚴九娘寫信!

原身自是識字的,只這寫上寫得算不上好,但湊合能看吧。

嚴九孃親啟:

兩月不見,九娘安好?

吾等已於三山縣外青松鎮下劉家屯落戶,半月有餘前,竟是於屯中遇蠻子

李十月把它們落戶劉家屯後的事兒,撿著大的都給嚴九娘說了,其中自是提及了興盛樓對自己的幫助,還有劉潭邀請她從軍的事兒。

並一筆帶過了世子劉淑被綁架的事兒,還提及了劉淑對自己與嚴九娘認識這事兒的驚訝。

這些都說過了,李十月這才把這次寫信的重點寫下。

家中舅父被拉了壯丁,說是去了山南東道,也不知真假。

九娘生意遍佈大隆,十月敬請九娘幫忙打聽舅父的下落。

舅父李望正,年四十有三,身高八尺有餘,單眼皮,左眼外有一小指長傷疤

隨信附贈吾等於蠻子處得一戰利品,與九娘分享這般喜悅。

新友李十月手書

待得墨跡乾涸,塞進信封,寫好了名字,兩人就去了布鋪挑了一塊兒好看的桃粉色的布巾子,從身上揹著包袱裡頭把石頭帶回來的那個有著好看花紋的金碗給包了進去。

又買了一個不錯的木匣子,把包好的金碗放了進去,連帶著那封信也一起放了進去。

後來,兩人拿著木牌找上了興盛樓,把木匣都交給了人家,謝了那掌櫃,兩人這才按著李母和鄭梅娘所說去採買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