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了李家屯的了,畢竟這再過上月餘,就又到了秋收的時節。自從鄉試開始,再就沒下過雨了,這天就一天要比一天要熱,還真真是應了那句話-——“秋老虎,熱死牛。”

李家屯多虧有村尾的那條河和李十月早就帶人挖出來的蓄水池來,才沒耽擱了莊稼的吃水。

如此,才能在秋收時節沒有出現大規模的糧食減產的現象來。

因為從孃家回來的趙燕就和李世良說:“.缺水,到了後頭只得靠人一桶一桶的從河裡挑水來澆。

就這,我阿爹說怕不是還是會減產三成。”

李世良得了這話就立馬去和李十月說,李十月能如何?“你和敏嫂子說,若是趙油家想要學咱們挖蓄水池,只管派人過來商談,咱們村子裡不少嫁進來的趙家女,不少漢子都是趙家的姑爺。

都是姻親,總不能看著姻親有事,咱們不幫忙來。

咱們就只收一成的人工錢,法子盡皆就都教給他們。”

李十月抬頭看了看天,“這天啊,一年比一年幹,明年是個什麼光景,誰也不知道。

老天爺還能不能賞咱們一口飯吃,就得看運氣了。

但不論如何,這蓄水池挖起來,總歸是有用的。”

因此,在李十月帶著李家屯人忙忙碌碌的秋收,又領著李望水和李世良他們這些人去趙油家看看他們村子裡何處適合挖蓄水池的時候,府城裡頭秋闈放榜的日子也到了。

九月初八,鄉試放榜日。

貢院的大門口站滿了人,嗚嗚嚷嚷的好似全城的人都來了似的。

李母帶著石頭和李望明一起同李望明的同窗,就是李十月之前和李母提起過的那一位,其祖父乃是府學裡的九品經學博士,父親是府衙裡八品的司功參軍的表字為安之的學子,坐在貢院斜對面的茶樓二樓上。

巧了,他們幾人坐的位置,正是李十月和石頭那幾日在貢院外頭等李望明的時候坐過的地方。

周安之喝了一口茶後,就轉頭看向了窗外,“出來了!”

李母聽了這話,就趕緊往貢院大門那兒去看,就見大門開啟,腰間跨刀的捕快推開擠在門口的人群,給張貼榜單的衙役開了路。

“望明,讓石頭下去擠進去看看吧。”

“李伯母,哪裡用麻煩石頭兄弟,我家的家僕早就過去了。

咱們啊,只在此處等著就是。

再說了,但凡中了,府衙必定會派報子上門報喜的。”

等待的時間不算長,也就一刻鐘的功夫吧,李母握著茶杯的手指緊緊用力,她的內心很是焦灼不堪,恨不得自己個兒擠進人群裡頭去看個分明!“噔噔噔”的上樓踩踏臺階的動靜,周家的男僕滿臉喜色的跑了上來,幾步就來到李母他們坐的這桌。

“二郎君,大喜!中了!中了!小的看得分明!

郎君中了!

是第三十五名!”

“好!好!”

那男僕是個有眼力勁兒的,報完了自家郎君的喜,他又拱手對著李望明這邊兒道:“李郎君,大喜!郎君中了!

乃是第四十七名!小的給郎君賀喜了!”

感謝at2001投了8張月票。

十分感謝你的再次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