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待得李十月說好的十窯磚都運過來的時候,河灘邊上的李記造紙坊已然有了雛形了!
造紙坊就靠著河,方便取水。
分成了五大塊兒,離著河最近的是挖了四個大坑的漚料池,將來這裡就會把野麻、樹皮什麼的都給放裡頭漚出纖維來;
第二個區域就是通風良好的煮料區,是用來把植物纖維給軟化,以便搗碎成紙漿。
第三個區域則是找石匠打的巨大的水槽,這是用來漂洗和稀釋紙漿的。
然後,就進了另外的屋子裡頭去,這裡頭則是專門用來抄紙的,抄料池那是用磚頭壘起來的。
到時候就用吊起來的篩網往均勻的紙漿裡頭一抄,熟手一下子就能得一張溼紙頁了。
最後那屋子就是用來晾曬溼紙頁的,是通風最好的地方。
其實,按著李十月從系統裡頭買的造紙指南來說,應該還得建一套烘牆的,專門於潮溼天氣來烘乾紙張用的。
不過,劉家屯這裡一整年的天氣,李十月專門去問了劉老丈,說是一年到頭也就夏季會有半月有餘的雨季,其他時間晴天多。
李十月就暫且把這烘牆給略過了,但地方倒是留下來了,想著將來要是需要了再弄就是。
不過,這造紙坊現下就差上大梁了,這得挑個好日子去。
雖說李十月不怎麼信這些東西,但入鄉隨俗,她也是正經去了青松鎮找了黃曆先生算了個好日子給定了下來。
造紙坊上樑這一天,李母提前專門去青松鎮買了一個豬頭回來,這都是聽劉阿婆說得,說這將來做買賣了可得講究好的。
王十三他們王家人裡頭就有會吹蘆管的,李母花了錢請了人來吹。
如此,就在這震天響的蘆管聲之中,李十月穿著一身兒嶄新的衣裳,正經上前不苟言笑的祭天上香,然後十幾個漢子喊著號子給造紙坊的大梁上了上去。
李十月聽著明顯的卡槽卡上的動靜,這上樑的大事就算做完了。
最後,眾人分食了這一個大豬頭,大家樂樂呵呵的一人飲了一杯酒,高高興興的看著這老大的造紙坊,只覺驕傲,這可是他們建起來的!
吃過了飯食,李十月就叫了趙有財過來,趙有財喝得滿臉通紅,李十月這話還沒開口去說,這趙有財就一下子跪在自己個兒跟前兒去。
李十月都有些懵了,一開頭她還以為趙有財這是喝大發了站不住了,本想說的事兒就心思算了,她對著一旁站著的趙有田說:“快把你阿弟扶起來,得了,明兒個我再說也來得及。”
結果,趙有田也直接衝著李十月跪了下去。
坐著的李十月與另一邊坐著的李秋天兩眼一對視,兩人眼中盡是不解。
“幹啥啊?
我這每日的工錢可都給的及時,你要來訛我那可是不成的。”
感謝碧綠的丁公藤投了1張月票。
十分感謝你的再次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