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念,夢境分為種子和造夢兩個部分,種子的念能加上造夢使用的念能,就能體現出夢境的大小。”

“沒錯,是念,但念並不是體現大小,只是花費能量的多少。一個花費大量念能的夢境也可能很小,但靈魂進入其中卻不會有感覺。因為夢與夢之間並沒有度量衡,一切的一切都只是靈魂的感知,那是超越空間尺度的第七識。所以你在夢境中可以走很遠,這些都只是你靈魂的感覺,而不是現世的距離,你理解麼?”

老實說需要消化的時間,因為突然冒出一個第七識,林茹之根本就沒做好思想準備,問道:“什麼是第七識?”

“第七識並不在人的身上,而是人和阿賴耶識之間,屬於一種特殊的靈魂效果。你現在也不用太理解,只要知道因為第七識的存在,我們在夢境中的感官和現實中的感官是不同的,明白這點就行了。因為夢和夢之間沒有度量衡,所以不同的造夢師為了統一標準,就會先創造一個‘標準夢境’,就和你現在做的一樣。”

林茹之還是要問道:“師父,如果說夢境都是靈魂的感覺,那為什麼還要以假亂真?”

“好問題。以假亂真欺騙的並不是阿賴耶識,欺騙的是我們自己。”吳弛說道:“其實高階造夢師都知道夢境和現實之間存在巨大差距。但靈魂不會這麼認為,靈魂在夢中是分不清現實和夢境的。當靈魂相信的時候,就能從阿賴耶識中獲得力量,這就行了。”“你也不用糾結現實和夢境的差距,不用糾結夢和夢的不同,只要你能用夢欺騙靈魂,那麼現實中的空間和時間也會為之改變。”

林茹之也沒糾結,而是若有所思地說道:“空間是假的,時間也是假的,只有念能是真的。師父,是不是這個道理?”既然現實和夢境、夢境和夢境的時空都不能相同,那麼唯一相同的念能就是關鍵了。

身體和靈魂感受到的一切都可以是幻覺,但念能絕對是實實在在的力量。可以改變夢境,也能改變現實。

“可以這麼理解。總之你能想到標準夢境,說明你確實在認真地實踐。至於那些夢與現實的亂七八糟的東西,你也不用太過了解,想得太多反而不好。”吳弛說道。

林茹之表示瞭解,就和地球上的哲學一樣,就好像是個坑,跳進去反而爬不出來了。所以不如少想一點,反正也不影響造夢和取夢。

哲學的事情就讓那些那些哲學家去思考吧,林茹之只是普通人,就不去想那些事情了。

誤打誤撞有了標準夢境,造夢的時候就不用每一個細節都要重新比對了,直接按照標準夢境來就行了,比如音節的高低,比如節奏的快慢,不用每次都進行從零到有的測試。

只要比照一下標準,差距不大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