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也撐不住十年,裡面的價值基本就已經被掏空了。不管是單機的還是聯網的,十年基本就被挖掘得差不多了。

“這也太功利了。”真正閱讀了各種書籍,穿越者才意識到造夢界可比遊戲界功利多了,不但是造夢師功利,進入夢境的玩家更功利。

購買夢境的人都希望從夢境中挖掘出能夠用於現實的道具。造夢三理最後一條說‘夢是現實的延續’,所以不管是造夢還是遊戲,最終都是為了現實,都是為了能強大自己的經濟實力。

而且透過學習,穿越者也發現大部分造夢者最後就業也不是造夢,而是在夢境中挖掘潛力,也就是成為了職業的夢遊者,也就是玩家,就是專門在夢境中賺錢的職業。有大量的人在夢境中冒險。

吳弛的百兵之夢,這些武器也是他花費很多時間從各種夢境中找到的,而不是他造出來的。

“強大的神兵利器並不能無限複製,都是夢境中唯一的?是記憶、種子、想象等等多種因素融合而成,非常獨特。神兵、靈丹的存在都是造夢者和阿賴耶識共同完成的奇蹟,一個夢境裡可能存在多件法寶,但絕對不會重複?”林茹之表示原來如此啊,她不由想到自己的《九龍方塊》裡怕是沒有大家趨之若鶩的力量。

不過她覺得單純的樂趣肯定也能吸引人的,畢竟人總是需要休息的,方塊遊戲可以想玩就玩,可以放空大腦,好好地享受幾個回合,雖然無法獲得道具,但至少獲得了快樂。

透過讀書,林茹之意識到自己現在如果真的想要賺錢,最好的手段不是造夢,而是找外包工作,比如有些夢境需要花朵,那麼就由擅長養花的造夢師完成,他們甚至是把本命種子都變成了花園,只要有夢境需要花朵,就可以請這種花園夢師。

還有很多類似的負責外包的造夢師,他們只擅長一種夢境,看似很弱雞,但大型夢境常常會找他們購買擅長的夢境。

所以造夢師的分工也是非常複雜的,當然這點地球上也一樣,遊戲有導演、有編劇、有美術、有音樂、有程式設計師……術業有專攻,不同的職業合作才完成遊戲的製作。

造夢師也一樣,夢境也是各種各樣的分工。

九龍學院就是培養分工的學校,有金木水火土陰陽七個造夢學院,還有兩個取夢學院。

金木水火土,就是對應了建築、植物、動物、氣象、山水。陰陽就是女人和男人。

這些都是書本上才有的知識,林茹之也才知道造夢真的沒有想象中那麼簡單,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體系。同時她不得不批評一下自己的恩師了,這麼多知識竟然都不教,要不是自己讀書,還不知道多久之後才能瞭解這些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