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當然是希望一次透過,這次的考題是在夢境中的一個首飾盒子,需要用識印敲擊銅鎖,就可以開啟了。

識印接觸銅鎖,鎖應聲而開,空空如也的盒子裡傳來一個聲音。

“啪啪……”

這是什麼聲音?馬鞭?打臉?還是其他的動靜?果然二識的考試很難,立刻調動念記憶進行對比,只有先破題,確定聲音的來源,才能進行造夢。

再聽一遍。

“啪啪……”這次感覺好像是拍手,又好像是戰鬥……

立刻把記憶裡類似的聲音全部調動出來,一一對比,尋找最為相似的一個。林茹之絞盡腦汁,不斷進行排除法,最後發現這生意好像和煙花炸裂的聲音很像,只是距離很遠。

應該是在很遠的地方,眺望煙花。

光是類比就花了兩個晚上,還剩下八天讓她造夢。

眺望煙花,可不好造夢。到底是什麼情況才會是遠遠看著煙花,有一種‘熱鬧是他們的不是我的’的淒涼感。

要透過夢境來體現眺望煙花的主題,考試的難度是陡然升高。

構思,卻發現完全沒有思路。

是站在山崗俯瞰城市?還是院門深鎖期期艾艾?

“沒有思路,就找地球。”林茹之表示地球就是整個資料庫,為自己提供抄襲的題材。

從地球上尋找思路,很快就找到了方向。

立刻開始造夢,接下來的日子裡,林茹之是忙碌地開始造夢,畫了不少的設計圖。有了一個概念再進行造夢就很順利了,雖然時間很緊,但林茹之還是準時完成了夢境。

考官也是準時在第十天的晚上前來檢驗夢境。

考題的聲音被設定在夢境之中,如果不能很好地點題,那麼夢境就算是失敗。考官自然知道題目是什麼聲音,所以進入夢境先看環境,如果環境不對,就直接宣判失敗。

這次的聲音是‘遠處的煙花’,所以夢境是晚上的話,是正確的。如果是大白天,就不用繼續了。

夢境是晚上,不過卻是河流的夢境,兩岸也沒有城市,這如何體現煙花?考官對林茹之說道:“可以開始了。”

林茹之立刻開始演示。

首先這個夢境的細節還是很紮實的,水面、漁船、橋樑、兩岸的樹木都很真實,眼睛看是完全看不出問題。

甚至月亮的倒影,樹葉的搖晃都有很好的動態效果,但最重要的還是聲音。考官覺得不管是水聲,還是漁夫的號子聲,甚至是兩岸的烏鴉聲都很不錯,但煙花聲卻肯定是無法融入這樣的環境的。

聲音很多,有些喧賓奪主了。考官感覺這夢境水平雖然很好,但跑題了,完全無法點出考題。他甚至懷疑這位考生根本就沒聽出考題是‘遠處的煙花’。這幅漁民夜捕的畫面,雖然安逸,但完全無法點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