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但只要時間一場就會引發不滿,人心思變。

調配國固然永遠做風景優美的調配國,但生產國不願意永遠辛辛苦苦地打工,不願意把環境全部破壞掉,資源國也不願意一直苦哈哈地種地、挖礦,要是有一天礦挖完了,不是等死?

殖民貿易和比較優勢貿易都被排除了,朝聖貿易又沒辦法進行,剩下的就是朝貢貿易了。聯盟做大家的宗主國,其他國家來做生意。

當然朝貢貿易也有缺點,就是無法阻止小國的發展。

從大禹時代就開始朝貢了,宗主國被附庸國打敗是經常的事情。殷商時代也朝貢,但很快東西南北四大伯侯就發展壯大了,有實力挑戰殷商。

周朝的時候也朝貢,秦晉楚齊很快就壯大了。

如果有弱小文明壯大之後可以挑戰聯盟,林茹之還是很樂意的,因為這個世界沒有不變的體系。總歸是要變化,才有活力。

“就這麼定了。”林茹之選擇了朝貢貿易,接下來就是要出使各個文明,讓他們把人才都送到聯盟才行。

對於貿易,每個文明都是很熟悉的。因為只要一個人無法生產一切,就肯定是有交換的需求的。

一開始以物換物,但以物換物太不方便了。比如甲和乙交易,甲需要乙的東西,而乙不要甲的東西,這樣交易就無法達成。所以就有了等價交換物,也就是貨幣。一開始糧食、布匹才是常見的貨幣,後來出現了金屬貨幣和紙幣。

每個文明都會進行貿易,所以理解朝貢貿易也沒什麼難度,林茹之相信他們會接受貿易需求的。

“等到他們把自己的土特產賣到聯盟,換了錢之後,再花錢購買聯盟的商品和技術,回去發展文明。然後他們生產更多的商品,不但可以賣到聯盟,還能賣到其他地方,漸漸壯大自己的勢力。到時候他們如果有本事就可以取代聯盟,自己做宗主。”林茹之表示這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青銅意識看林茹之這麼快就接管地盤,並且想到了將文明聯絡在一起的方法,也是佩服的不得了,感嘆道:“如果當年我們有貿易的手段,文明的數量肯定更多,到時候我們收割起來也更方便。”如果要他選,他選擇朝聖貿易。

讓收割者成為文明的神,神龍見首不見尾。只有在收割的時候才會出現一下,平時就隱藏起來,坐等文明透過朝聖貿易發展起來。

“如果我們成為神,可以偽裝成天災,這樣文明既可以發展,又可以提升收割者的地位,想想都很美。”青銅意識說道:“可惜,現在沒機會落實朝聖貿易了。收割者真的是在虛度時間,真的是不如智慧生命。”

智慧生命在有限的時間裡瘋狂地尋找生存和發展的通道,而收割者卻一直在浪費時間,根本沒有沒想過如何提升效率,就和原始人一樣等待文明成長,然後收割。卻沒想過如何幫助文明成長,如何細心壯大文明,然後再收割。

現在想來也是慚愧,難怪收割者會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