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錦還鄉了。
橫山村隸屬於黑水縣杏花鎮下,是這杏花鎮下十里八村最窮的一個村子,也是鎮子上發展的老大難。
幾十年來都是這麼個樣兒,和這相鄰的幾個村子比起來,簡直就是不能看。
為此,這別的村子裡的人,也經常看不起這橫山村的村民,有時候還會欺負村民們。
張二柱發誓要將村子變得富饒起來,以後橫山村出去的人,說話都要硬氣。
這次回村,一後車廂裝著的不僅僅是柴米油鹽,更是張二柱的夢想。
“村子這麼多年我也沒回去過了,也不知道變化成啥樣兒了.”
張根旺一邊開車,一邊感慨著說道。
“啥都沒變,要說真的有變,就是二妮長高了,鐵蛋那丫的說話不結巴了,還有村子裡的人年紀都大了.”
張二柱笑著說道。
“我靠,那還不是沒變化麼,哎,這橫山村啊,發展老大難啊.”
張根旺無奈的說道。
不過張二柱說的也是實在話,自己沒出村之前,連四個輪兒的汽車都沒怎麼看過幾次。
見過的最高的樓,也不過就是村長王富貴家的那一棟三層小洋房罷了。
“我看等咱們混好了,在縣城裡多買幾套房子,將鄉親們都給接到城裡來住不就得了嘛.”
張根旺說道。
何必那麼麻煩,既然這村子壓根沒法發展,資源匱乏,那就直接來個大遷徙得了。
“那可不行,那地兒都是鄉親們的根,這金窩銀窩不如自家的狗窩,你讓他們搬啊,他們寧願窮.”
張二柱說道,這農村人的理念,就是有著一股近乎愚忠的鄉土情。
寧願在這乾涸的莊稼地兒裡啃著窩窩頭,也不願意搬走,這就是這幫鄉親們的鄉土情懷。
車開了一路,經過了杏花鎮,操著小路下去。
前面平坦的大道越來越崎嶇,泥濘,一看這路,張二柱就知道快要回到村子裡了。
“我靠,這裡的路這麼多年了怎麼還是這麼個鳥樣啊.”
張根旺無奈的說道。
這去往村子的路上,一路全都是水塘積水和爛泥巴,將自己今天剛買的車都給濺溼了。
這輪胎上厚厚的卷著一層泥巴,一路顛簸,張根旺的心裡那叫一個肉疼啊。
一路折騰,總算是來到了村子裡。
叔侄兩開啟了車門,卻是傻了眼兒。
“尼瑪,這,這怎麼下啊.”
張根旺傻了眼兒。
這村子裡路上的爛泥巴,得有三寸厚,和著積水,一腳踩下去估摸著得沒過小腿。
自己那擦得程亮的森大皮鞋,找不到地兒下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