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重山看著張鐵軍故意揣著明白裝糊塗的樣子,知道張鐵軍肯定沒有憋什麼好屁。萬重山在旁邊就像是等著看錶演一樣的神情,等待著張鐵軍的“表演”。

張鐵軍說道:“既然王仁杰去的地方是鄉村。兩位大哥以前都待過鄉村,自然是知道鄉村最缺什麼?”

劉根全:“最缺錢。但是咱們也沒有錢給王仁杰啊。再說了也不可能送錢啊。”

張鐵軍:“我們不用送,咱們不如幫他弄點錢,弄點專案。”

劉根權問道:“弄錢……弄專案……?。這又是什麼意思?”

張鐵軍說道:“實不相瞞,我以前在臨江縣當紀委的時候,曾經有位同志告訴過我,希望咱們在青山村,當年剿匪的時候,不是在山上死了很多革命先烈嘛。”

“有人曾經向縣長和縣委書記建議在青山村上修一個紅色紀念館,將解放初期,咱們解放軍在青山村剿匪的這些經歷以及我們中原市上面的一些重要的人物建立一個紀念館,放在這裡,然後供人們去緬懷,順便也可以瞭解一下青山村的歷史。”

“但是這個事情,經過領導們的評估,覺得花費的錢也不是一筆小數目。還有一個原因,青山村有一個很大的問題,交通不是很好,即便是修好了這個所謂的紅色紀念館,在潛力還要解決交通問題,這又是一大筆卡紙。”

“如果不解決青山村的交通問題,對於紀念館後續的開發和發展也沒有太大的意義,至少在當時縣長和縣委書記看來這是一個不太划算的專案所以就不了了之。”

劉根全:“這確實是一個連續性的問題,必須一次性全部解決,不然解決個把個問題,對於實際投入來講毫無意義。”

張鐵軍:“劉書記,您說的對。所以這個紅色紀念館的事情,就再也沒有人提過了。”

張鐵軍:“劉書記。萬書記。我個人認為啊,當然這是我個人的想法。我們可以用市紀委的名義在青山村上選一塊地建一個紅色紀念館。”

“紀念館專門用來紀念這些在青山村上剿匪的革命烈士以及優秀的革命工作者或者是咱們市的優秀人物。對呀,增加大家的宣傳,而這筆錢不一定是咱們來出。”

“我們以紀委的名義將這個專案上報給市委市政府,再讓臨江縣,縣委縣政府出一點錢,市委市政府撥一點款,在市委市政府和臨江縣縣委縣政府兩級政府的合力下在青山村修建這個紀念館。這個紀念館建成以後。名義上還是咱們市紀委提議的專案,只不過它的最後使用以及產生的一些費用就由臨江縣縣政府來承擔。”

“不知道兩位大哥覺得我這個辦法。可行不?”

劉根全:“可是,這個專案參與的人就多了,那就不是咱們一家的人情了。”

張鐵軍:“劉書記,您的擔心,我們明白。害怕做了好事,沒有承咱們市紀委的人情。但是這個專案前期的溝通和選址,我們市紀委去解決,只要在話語上多跟王仁杰溝通,這個人情我們還是有的。”

萬重山,對於這件事情沒有任何態度,只是抽著煙一直在思考。

劉根泉想了想說道:“既然如此,這個事情我看可行,也沒什麼問題,但是這個事情週期太長了,見效太短了,我不見得王仁杰會買這個賬。”

張鐵軍說道:“劉書記我認為。王仁杰肯定會記你這個人情,首先這個事情從一專案一開始,就是咱們市紀委的專案。所以王仁杰肯定會記住您的。”

“其次,這個專案不管建成多久,不管需要多久,對於臨江縣來說,這是王仁杰的功勞。對於咱們市來說還是咱們紀委的事情,對不對?”

“王仁杰不管從個人角度還是從集體角度他都會接受,也都會很贊成。而且這個專案一旦確定落實。臨江縣其實也很願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