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仁杰雖然不確定趙西來接下來會做什麼,但是心裡還是很有有點不放心。

如果趙西來,並沒有什麼太多的想法,那今晚在這裡吃飯很明顯,就只是為了蹭頓吃的,那倒無所謂。

可是王仁杰上一次來到村裡那些大娘大嬸兒積極在為王仁杰張羅相親物件這事兒。其中有人提過趙西來家的女兒,王仁杰雖然對這些女孩兒沒見過,可是也在那些“七大姑八大姨”的口中大概瞭解了村裡那些人家有適婚女兒的情況。

王仁杰理解這些大娘大嬸的好心,這裡面確實有些老人家是出於好心,很熱情。

老人嘛,但凡見到年輕的小夥子、小姑娘,都會主動生出一個亂點鴛鴦譜的好心。

這也怪不得別人,畢竟這個村裡面老人居多,都想著能夠促成一段姻緣。

不是有句古話說的是:“寧拆10座門,不破一樁婚,促成一樁婚,十世做好人嗎?”

所以王仁杰在吉嬸家裡,故意找李叔聊天,當聽到吉嬸家的狗以及旁邊另外兩家人,家裡養的看門狗開始狂叫。

王仁杰知道農村這些看門狗,都是起到看家護院的作用,一般這些狗兒不會無緣無故的叫起來,只可能是因為有了陌生人的出現。

當聽到狗叫,王仁杰嘴角不由自主的揚起,也確定了自已的想法。

王仁杰之所以這麼小心謹慎,倒不是因為王仁杰經歷過這種事,反倒是因為,王仁杰在前段時間看書的時候,在一些文學作品(網路小說中)中知道過這麼一回事兒。

話說當年有些知青下鄉,當年的知青大部分都是知識分子以及高幹子弟,有些農村人為了留住知青這個身份。

所以有些“很有遠見的”農民就想盡辦法用自已的兒子或者女兒去“捨身取義”。

據很多傳言,這種方式當年有很多成功的案例,最後知青下鄉的時候是一人,等到回城的時候,卻不只是一人。

有的知青回城裡,拖家帶口,再不濟的,即便是知青沒有光明正大帶走那些農村的孩子,至少也會在以後,給自已當年在知青下鄉中播下的種子,發光發熱,解決一點實際問題。

有解決工作的,有解決城市戶口的。就這一點就足以讓當初那些農民徹底翻身,甚至於跨越階級,所以王仁杰從進入農村開始就特別小心謹慎。

王仁杰知道自已雖然算不上什麼正人君子,但是也不想因為這些瑣碎的事情影響自已的大好前程,所以只能潔身自好。

再一個在王仁杰嚴厲的家教管理下,父親王天明和梅長蘇也不會讓王仁杰做出這種大逆不道的事情。

要是想知道王仁杰如何抵制住“這些外界的誘惑的”,很簡單。王仁杰第一次進村,因為一心撲在遊戲上,所以不近女色。現在的王仁杰更加能夠抗住誘惑了,畢竟家裡有個膚白貌美,家世顯赫的小嬌妻唐雨佳等著自已。

比起唐雨佳,青山村這些女孩,沒有一個能夠入得了王仁杰的“法眼”。

人只會在飢餓的時候,才會飢不擇食。當一個人面前有大魚大肉、各種海鮮的時候,是不會主動去吃窩窩頭的。

王仁杰回到房間以後找了個凳子,放在門的背後頂著。

王仁杰將凳子放在了門背後的角落,這樣的話把門卡得死死的,如果不是從裡面拿走凳子或者是從外面將門徹底破壞,外人根本無法進來。

而且王仁杰在睡覺之前已經上了兩次廁所,確保自已半夜不會因為被尿憋醒而起夜。

畢竟在村委會這個地方,廁所只有在每層樓的盡頭才有,那裡屬於公共區域,王仁杰一旦離開房間,就會讓自已暴露在危險的區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