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主!大燕帝國想要與我們締結互不侵犯條約!”
“明面上大燕帝國,是想要休養生息!”
“但屬下認為,燕北是想要一個穩固的前方來讓他放心地吞下南召六國和高句麗!”
負責衡量兩國的官員和大使,耶律明月,耶律明珠達成一致口徑。
耶律明月甚至認真說道:“燕北此舉,就是希望更加強大!”
“先創造出一個完全合適的環境來壯大帝國!”
“國主我覺得我們可以答應下來!”
他表示,現在的時代,已經不是當年的冷兵器時代了!
當年的冷兵器王朝時代,一次戰爭,一次突襲,就能夠決定一個帝國的未來。
當年的作戰,勝負完全看的是大軍前鋒軍隊。
大桓帝國和大燕帝國的前鋒軍隊,就是那幾萬人。
只要幾萬人撐得住,便可以繼續打,要是扛不住就會導致引起大潰敗,從而導致全軍覆沒。
現在不是了,火器時代的軍隊,士兵都不是曾經的職業士兵了,不是當年的府兵了。
全都是市民百姓!
這些接受過愛國教育和軍隊初步教育的人,擁有爆棚的作戰意志,擁有保家衛國的信念。
很多軍隊都不是當年那樣了,是不拼殺到最後一刻不會潰敗的。
有工業區的存在!
除非是打入敵方內陸,摧毀其工業區,否則是不可能戰敗的!
不過大燕帝國,是不存在經濟崩潰的情況。
經濟是不會因為戰爭而崩潰的。
燕北作為帝王,發明出來了戰時國家體制。
即在燕北釋出一級動員令,從皇室開始往下,所有王爺、貴族的家產,再到普通官員和百姓。
全部家產,全部由國家分配去生產所需要的物資。
百姓更是按照計劃調動,去對應工作,或者是生產糧食。
像是什麼物價飛漲的事情,根本不存在。
早上漲價,中午槍斃,下午將物資拿走。
這一套體系,耶律宗也在研究,打算在大桓帝國上也用。
耶律宗聽著耶律明月的敘述,再回頭看著整個大地圖。
他看著大食帝國,大桓帝國,大燕帝國,以及高句麗,南召六國,天竺、天藏之國等。
他陷入沉思當中!
理智告訴他,不應該答應!
因為大燕帝國,如果吞掉了南召六國,實力會更強,到時候對付燕北會更加困難。
現實卻是,大桓帝國需要發展,需要完成工業化革新。
這個革新,只能依靠著與大食帝國互為市場來完成。
這樣的環境,需要一個的是和平,而不是戰爭。
一方面,大桓帝國需要這個時間!
一方面,這個時間,同樣會讓大燕帝國更加強大。
耶律宗沒有直接作答。
姚書徐徐思索道:“國主,此刻是兩難抉擇的時刻,但我認為,可以答應!”
耶律宗有些詫異。
姚書緩緩道來,說道:“因為,我們沒有機會!”
“如果我們不答應,燕北極有可能以此作為藉口,來攻打我們大桓帝國!”
“雖然我們已經割讓了廢棄而沒什麼作用的疆域給大燕帝國!”
“可明顯,像是燕北這種暴君!若是我們不答應,極有可能,現在開戰!”
這要是在冷兵器時代,他們自然不怕開戰!
最主要的是,現在的大桓帝國四大工業區!
除去原本的戈壁荒漠工業區外,其他三個工業區,全都在西域草原上,需要時間來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