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電戰?”

“四百萬人!”

鄭炳義神色翩然。

他馬上思索整個戰法!

陛下的意思是,四百萬人,不顧一切地狂奔衝殺。

一個月內,奔襲一千二百公里,等於一天要推進四十公里。

一般大軍集結,該是在衡州山脈下,如此方便攜帶物資,可以節省時間。

帶齊油料物資後,先行五百公里,跨越衡州山脈,進入西域!

剩下七百公里,其中兩百公里是西域兩個小國的地盤,沒有什麼障礙。

真正難的是剩下五百公里,那將全面進入大桓帝國的疆域。

屆時,要率先面對大桓帝國的三百萬正規軍,且必須在五到十天之內,將其全部擊潰。

而後,大軍衝到大桓帝國首都吐蕃城。

這一路上,要面對三百萬正規軍以及數百萬後備兵員、民兵等等。

大大小小可能要打幾十仗,且幾乎不能敗,一旦戰敗,進攻矛頭被阻擋後!

後續大桓帝國將會發動更多軍隊圍堵大燕這四百萬大軍。屆時,極有可能是全軍覆沒的下場。

不止是鄭炳義在思索,其他高階將領都在思索其中的難度。

燕北說道:“之所以如此戰,是因為只能打閃電戰!”

“如果按照正常的軍團作戰,一個城市一個城市的奪取!”

“那我們要填進去計程車兵,就太多了,我們大燕承受不起!”

“朕的意思是,十把鋼刀,組成五個鉗形攻勢!”

“只要碰到大桓的軍隊,即左右兩側迂迴夾擊,迫使其戰敗!而後不管潰兵!”

“後續趕上去的三百萬後備步兵們,會負責收攏這些潰兵,你們的目標,就是三個!”

他指著地圖上的大桓帝國首都,說道:“要在三個月內,拿下大桓首都,拿下兩個工業區!”

“如果做不到,便將進入長期的拉鋸戰!”

“那這次戰役,可能陣亡人數不會低於七八百萬,甚至更多。”

之前是大桓帝國主動進攻,想要迫使大燕帝國停下革新。

那次戰敗,大桓帝國葬送了三分之一的領土。

為了合作,又派遣使者,割讓了一百多萬平方公里給大燕,就為的是不開戰,換取時間。

“陛下!您此前和耶律宗約定,幾年內不開戰!”

“若是此刻開戰,豈不是撕毀協約了?”趙白雪問著。

燕北不耐煩道:“這個條約,已經不能遵守了!”

“真要是讓其發展下去,到時候要滅大桓帝國,就要付出數倍的代價!”

“而大桓的割讓領土,就在開戰後,宣佈還給他們!”

“拿一百多萬平方公里的高原雪山來換和平,哪有這麼簡單的事情!”

“這次是朕無恥,但是無恥也得這麼幹了!”

他原以為,大桓會陷入征伐西域的泥潭之中!

至少耶律宗會選擇用兩三年時間,拿下整個西域。

再發展的話,又需要兩三年!

正好,這個時間節點,就到了條約結束的時刻,大燕帝國就可以進攻了。

可沒想到,大桓帝國只拿一半西域,其國土內還湧現出了公輸班這種人才。

膽敢一個人去大食帝國締結條約的人,關鍵是,還成功了。

大食帝國要是工業化成功,危險程度比大桓帝國都要高得多。

“你們都聽朕的!朕重新複述計劃!”

“出動七百萬大軍,四百萬作為十把鋼刀,要在兩個月內,開拔到衡州山脈之下等待進攻命令!”

“三百萬大軍作為後續兵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