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將高句麗納入大燕帝國版圖內!首先,現在高句麗就剩下三千萬人!”
“兩千萬人是在溫飽線掙扎的,剩下在給我們帝國幹活。”
燕北從案板上找到一則軍報,遞給霍光和康有天,說道:“這是坐鎮高句麗官員傳來的軍報!”
“現在,高句麗每天餓死的人,不低於三千人!”
“出生人數在一千人左右!一個月,要少六萬人,一年要少七十多萬人口!”
他就看著兩位官員,問:“一天餓死三千,朕問你們,真拿下高句麗,朕要不要出錢給這些人,買糧食?”
“朕要不要養著他們,改善他們的生活環境?”
“同時,朕還需要去對付他們當中堅定的愛國分子!”
“明面上,投入大量的糧食,金錢,物資給他們,暗地裡暗殺他們的愛國分子!”
“這樣統治成本,至少是假設的十塊錢,而收益只有七塊錢,還有風險!”
“這樣一來,如果不遷移工廠,朕從高句麗是賺不到錢,還會虧錢,要是轉移工廠給他們!”
燕北再度拿出一份軍報,遞給兩人,說道:“這是海運的運輸費用!工廠真到高句麗,除非是高壓!”
“如果納入版圖後,高句麗百姓,進工廠拿到利益,扣稅之後,得我大燕正常人一樣拿百分之六十五!”
“而這海運的運輸費用,稅收不會變,大燕百姓拿到產品價格,和在本地生產是一樣!”
“國朝沒增加收益多少!商人也沒有增加太多收益!”
“因為多賺的都在海運費上了。”
康有天細細看著這些軍報,再看著燕北,只感覺頭皮發麻。
霍光卻是感慨,陛下居然算得這麼仔細。
燕北無奈道:“同樣是人,朕吸納南召六國的人,沒有隔著海洋,修一條鐵路,運輸費可以壓到很低!”
“而收了高句麗,盈利非常少,甚至出現海難,還會虧,朕,又憑什麼要收高句麗?”
“你們需要轉換一下思維!不是什麼領土,不是什麼百姓,都能要的。”
這要是封建王朝時代,拿下高句麗,沒問題。
但已經工業革新了,再拿高句麗就是虧本生意了!
況且,留著高句麗作為和海對面諸多國家的對沖,也是一個極為不錯的選擇。
霍光點頭認可燕北的策略,壓榨高句麗可以,不能將高句麗納入大燕帝國體系。
康有天只是感覺,燕北算無遺策,資料等都算好了,感覺高句麗的命運是極為悽慘。
因為,除非大燕帝國內部出問題,否則,高句麗將永遠擺脫不了被壓榨的局面。
他不由地問道:“那,陛下,天藏之地和天竺呢?”
“只要不隔著海,都可以拿下!甚至包括海對面那些國家!”
燕北定了論調,對於高句麗是真不想收。
他原先是有這個想法,後來一看泉州艦隊的運輸報表,只感覺虧。
工業化的後產品,本來就是走量、走便宜路線。
而現在的海運能力不夠,遠比不上火車。
在龐大的海運費下,只有拉著金礦、煤礦這些物資,才能夠回本且盈利。
真要是用艦船去運輸海量的麵包、衣服,不混著運輸金礦,銀礦啥的,得虧褲衩子都穿不起。
“陛下!天竺那邊,顧永武傳回訊息,他們已經抵達了一個小國家!”霍光拿著軍報遞給燕北。
現在答應遞給的軍報,都是依靠著戰鬥機來運輸的。
至於電報,燕北不會弄,所以暫時沒有誕生。
但他將電報的原理告訴了將作監,估計在有個一年半載,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