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瞬而逝。

大戰結束的第一年也過去了。

大燕帝國恢復到正軌,但是北部邊境,再度補充了兩百萬人,三百多萬人大軍駐紮邊境,時刻防備著寒月大陸,而這一年,國內稅收創造新高。

燕北在天河城冊封天下貴族!

姜如、趙白雪等最早跟隨燕北的八大元帥等,全部冊封為郡王。

稍遜一籌的各部將領和官員,百騎司統領、錦衣衛統領等幾十人明偵全,以及姚書和霍光等,分別按照功勳,冊封為國公!

再往後的諸多官員,比如戴沐、康有天等人冊封為侯爵等等。

大燕帝國的爵位體系、郡王、國公、侯爵、伯爵、子爵、男爵、勳爵、騎士等。

八位郡王!

四十一個國公。

三百八十七個侯爵。

伯爵近千人、子爵數千、男爵上萬。

勳爵數十萬,騎士上百萬。

大燕帝國的人口,正式恢復到十八億五千萬,掌握上億平方公里,甚至可號稱日不落帝國。

第三大陸,是在寒月大陸下面,一塊狹長的大陸!

北是寒月大陸!

南面是大食帝國,中原大陸最西側。

所以,大燕具備二十四個小時所有時區,這麼龐大的地盤,自然冊封的貴族數量極多,也需要這些貴族去管理大燕帝國各地,而燕北則恩科天下,一年內開了兩次科舉。

中狀元者,幾乎都得到了五品官職!

其他進士,統一都是六品,超越了之前。

而兩次科舉取士,錄取近萬人,全部都被髮送到了第三大陸、金帳汗國、南大陸、大食、天竺、天藏之地等去做官,同時燕北給予移民策略,促進各方百姓融合,大燕帝國上了正軌。

以商業為主、軍事為輔、工業為根本的道路。

……

時過境遷!

距離那次大戰,過了三年。

三年內,燕北舉行了六次科舉,大大錄取了民間計程車人,用來擴充自己的官員隊伍,以保證對帝國偏遠領土的掌控性。

而在這一年,大量的先生找到了商家支援,請求官員允許開設大學。

燕北統一後!

大量的大學,如同雨後春筍那般,只是大半年的時間,全國的大學數量從十幾個,變到三百多個,金帳汗國區域都有四十多所大學呢。

在第四年的時刻。

燕北獲得了一個驚喜!

火箭彈被研發出來了,從而點亮一系列科技武器了!

陸軍方面:喀秋莎火箭炮車、新虎式坦克、新豹式坦克。

海軍方面:新型潛艇、可以發射魚雷的潛艇、新一代超級戰列艦、口徑達到逆天的6000口徑。

空軍方面:第一代直升機,第三代噴氣式戰鬥機改進型,和重型轟炸機。

重型轟炸機航程抵達一萬兩千公里,可以承載幾十噸炸藥,連續飛行兩天兩夜。

第三代噴氣式戰鬥機改進型、雙座改進型,可以外掛二十發火箭彈,作戰半徑提升到一千公里。

燕北看到這些武器的時刻,是有些蒙圈的,因為他給了相關設計思路,但是這些設計出來的武器,和自己前世回憶中的那些武器,有差別。

比如第三代改進的飛機!

前世那些戰鬥機,很多也就是近十米或者十幾米長了!

但是現在改進型戰鬥機,體型在三五十米左右。

前世有這個體型飛機,是客機或者轟炸機,但是戰鬥機哪裡來的五十多米長啊、還能夠高空高速?總感覺不太合邏輯啊?

“陛下啊!”

“您來看看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