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三個方向佯攻,從背面主攻。

耶律旗已經知道大桓人手不足,四面圍攻之下!

即便三面是佯攻,燕國人也必須分出精力守其餘三面。

這會讓北城牆本就不足的人手,更加捉襟見肘。

而現在,因為騎兵作戰失利,圍城的計劃無法實現。

燕國人可以毫無壓力地把自己的主力集中在北城牆。

這種情況下,大桓人要是硬著頭皮攻城,必然損失慘重。

昨日在平山城孤立無援的情況下,死在城牆下的就兩萬人。

現在有了京衛的支援,強行攻城會死多少人,耶律宗難以估量。

不過,最讓耶律宗難以接受的是,強悍的大桓騎兵怎麼會被人數劣勢一方的燕國人擋住?

他知道燕國的軍陣!

可這些年打下來,燕國的那些軍陣對大桓騎兵衝鋒的效果並不好。

就在耶律宗思索的時候,大帳簾子被掀開。

耶律旗帶著脫脫庫和兩個率領騎兵進攻的將官走了進來。

“參見陛下!”

脫脫庫和兩個將官立馬跪下。

“我相信大桓勇士的勇武,我也看到了你們衝鋒的氣勢。”

“但我想知道,燕國人到底用了什麼辦法,讓我大桓的勇士如此慘敗。”

耶律宗並沒有怪罪幾人的意思。

他在高臺上看到了完整的過程,並沒出什麼問題,教科書一般的大桓騎兵作戰方式。

他也知道那六萬人,在大桓騎兵中算是精銳。

耶律宗想殺這幾人不過是一句話的事,不過那沒有意義。

耶律宗只想知道大桓騎兵為什麼敗了。

“陛下,燕國人用了一種新陣形,末將愚鈍,不知道該如何應對。”

“他們的陣型最前面是幾排長矛,第一排的長矛壓得最低,後面不斷抬高!”

“從正面衝上去,眼前的長矛密不透風!”

“而且他們用的長矛和之前不同,長度有四米,後端抵在地上!”

“我們的騎兵撞上去,根本衝不開陣型。”

“長矛手用盾牌互相掩護,中間有刀斧手,後面有弓箭手一直放箭。”

“而且,他們還在抵擋住衝鋒後,長矛不斷前壓。”

“末將實在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了,請陛下責罰!”

一位將官說完後,一副羞愧的樣子,以頭搶地。

耶律宗並未理會,陷入沉思之中。

過了好一會才嘆了口氣,揮了揮手。

“你們退下吧,今日休戰。”

三人不敢多說什麼,離開了大帳。

帳中再無他人,耶律旗走到近前。

“皇兄可有破解燕國軍陣的計策?”

要知道耶律宗可不是以文治國的。

大桓的江山就是耶律宗率領人馬親自殺下來的。

整個大桓,論打仗,恐怕沒幾人能和耶律宗比。

要是耶律宗都沒有破陣良策,其餘將領恐怕更難有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