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爺,你看,那些燕國人太狡猾!竟然挖了兩組坑!”
“要不是我及時發現,我們的騎兵就遭殃了!”
胡車自然閉口不提自己推遲了進攻,只說自己發現了第二組坑的敏銳。
耶律旗見前面的步兵確實正在填坑,便回到了大帳彙報。
耶律宗臉色變了又變,最終還是沒有下令強攻。
昨天的損失,讓耶律宗也不得不多幾分小心。
反正自己七十多萬大軍擺在這裡,燕國人頂多拖延一下,勝利遲早是他們的。
最終,在付出了五千多條人命後,東西兩側的陷馬坑,終於被填平了。
這些炮灰步兵死了五千人,胡車不心疼。
關鍵是時間!再有一個時辰天就要黑了!
原本計劃從中午開始強攻,一直到天黑,不給燕國人喘氣的機會。
高強度攻勢下,燕國人精神和體力必然不支,崩潰是時間問題。
可現在,攻還是不攻?
攻的話,一個時辰的時間,恐怕破不開燕國人的陣型。
可不攻的話,今天豈不是白忙活?
就在這時,燕國士兵從軍陣中搬出了一種奇怪模樣的東西,擺在陣前,形成了一道防線。
胡車派騎兵偵查,得知燕國人搬出來的,是一種木製的拒馬。
拒馬這種東西,大桓人不是第一次見,早在二十年前,燕國人就用過。
那時候燕國人的拒馬很簡單,就是把樹幹一頭削尖,然後斜對著前方,後面埋進地裡。
現在燕國人用的,明顯被改良過。
三根木頭成三角形並列,在前後兩側搭上尖端向上的木刺,用繩子固定。
中間的三根木頭呈三角形,結構穩定。
固定前後兩側殺傷矛頭木刺的時候,同時也起到穩定拒馬的作用。
一看就非常結實,殺傷力也足夠,關鍵是製造簡單且容易搬動。
相比於原本那種埋在土裡的木刺,要方便得多。
得知了燕國的新式拒馬,胡車有些慌了。
要是兩天前,遇到這種莫名其妙的東西。
他肯定二話不說,指揮部隊就上了。
可兩位前任的慘狀還歷歷在目,讓胡車多了幾分謹慎。
再三思考之後,胡車終於做出了決定,向大桓王彙報!
大桓王在得知了燕國新式拒馬樣式後,立馬召集軍中諸將。
眾人一同商討如何應對這拒馬。
就在眾人爭論不休的時候,老將軍完顏骨打一句話,讓大帳中落針可聞。
“這拒馬看著和以前那種不一樣,可效果不是一樣的嗎?”
“以前怎麼應對拒馬,現在就怎麼應對。”
老將軍的話,讓眾人醍醐灌頂。
就算是新式的拒馬,不還是拒馬嗎?
大桓騎兵面對拒馬,一般選擇直接衝鋒。
即便前排的騎兵會有些損傷,但這些損傷完全能接受。
現在燕國人擺出了拒馬,直接衝不就完事了?
有什麼好商量的?頂多幾百人的損傷,大桓人完全損傷得起。
可惜,等大桓眾人反應過來的時候,天已經要黑了。
夜色對騎兵衝鋒來說,極為不利,這一日的進攻只能不了了之。
姜如和莫濤等到天黑都沒等到大桓人的進攻,有些摸不著頭腦。
但他們把這件事向燕北彙報後,燕北笑了笑,“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啊。”
“前幾天大桓人吃了大虧,看到點東西就疑神疑鬼!”
“殊不知那種新拒馬只是為了方便佈置,哪裡有那麼多的古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