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桓國集結一百五十萬撞令郎、兩萬左步軍、三萬乾衛大軍!

再加上以泉蓋蘇文、帖木兒、擴廓等為首的二十八員猛將,聚合決戰大燕。

耶律宗將出徵日期,定在八個月之後,先從全國各地,抽調各種精兵!

原本防守北方用來抵擋大元人的精銳鐵騎,如楓林鐵騎、林州鐵騎、瀚海鐵騎等一十三種精銳隊伍,外加十三萬追擊郎,也全部南下!

這些精銳鐵騎,主打一個悍不畏死,戰鬥力超強!

如果說大燕軍隊,傷亡一半會崩潰的話!

那這些精銳鐵騎,傷亡一大半,都未必會崩潰!

八千能頂得上四五萬輕騎兵!

以往對付大元人,都是以精銳鐵騎,搭配大量騎兵軍團!

大元人在漠北,漠北以西就是各大族群部落,有西域三十六國等各民族交集之地。

大元人的單兵作戰能力極強,可兵力不夠!

能夠勝過大元人的大桓精銳鐵騎,基本戰無不勝。

十三萬追擊郎,乃是一種輕騎弓兵,以箭術高明者組成!

每一個士兵都可開一石半的重弓,所用的箭矢,重達三兩,以重箭拋射為主。

與其交戰的大燕士兵和大元人,哪怕身披重甲出現,都會被長箭貫穿,釘死在地。

以草原騎兵為主的大桓國,最不缺的便是各種精銳鐵騎!

耶律宗苦心經營二十三年,麾下更是能人猛將輩出。

國師姚書將一卷卷軸列給耶律宗,詳細說道:“國主,大燕繁華!”

“我們最多留下黃龍軍和大戟師,再加耶律阿虎的二十萬鐵騎,防備漠北的大元人!”

“隨後,我們以傾巢之兵南下!”

“第一次我們敗了!敗在了攻城,敗在燕北的火油之上!”

“正所謂一則振,二則衰,三則竭!”

“若是第二次再敗,哪怕我主力尚存,軍心卻是難保!”

耶律宗點頭認可,緩緩說出了自己的戰術,“國師!這些天來,朕一直都在想一個問題!”

“新時代火器的出現,讓戰場出現了極大改變!”

“以往我們作戰都是以點破面,只需要找到敵軍的主力在哪裡,將其擊潰就可以了!”

“可現在朕打算全面進攻,大桓兵馬,兵分八路,從八個軍州,全面開始進攻大燕!”

百萬火器正規軍、一百五十萬撞令郎、三十萬精銳、十三萬追擊郎等,分成不同的路線,全方位進攻大燕!

以火器軍隊和撞令郎軍隊,拖住大燕主力!

其他七路大軍,雖然可能每一路大軍都只有三五萬人,卻可以長驅直入大燕境內!

只要避開燕北麾下的火器軍隊,其他大燕軍隊對上大桓精銳,根本擋不住!

三十萬精銳,包含八千楓林鐵騎、八千瀚海鐵、兩萬左步軍、三萬乾衛大軍等總和。

姚書審視著地圖,按照耶律宗的戰略,一一去推導,想了想,道:“此法,可行!”

“不過,我等可從未打過這般別開生面的戰鬥!”

“至於糧草問題……”

“除非就食於民!”

姚書擔憂的是,這次戰法和常規戰法不同。

常規作戰,就像是上次平山城,雙方主力對決。

成王敗寇,就在那一戰!

而今,因為火器軍隊的出現,使得只需要保證糧草和彈藥足夠,軍隊可以拆分獨立戰鬥!

不再需要像以前那種,軍隊必須成規模才能打,才敢打的情況。

“就食於民?”

“大燕,還沒打下來!”

“不算是我們的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