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北沒有回宮,邁步走在京城的大街小巷。
腳下踏過的,每一寸都是他的國土。
在皇宮裡,只知這天下是自己的,只有真正出了宮,才能感受到,什麼是天下。
百姓在敲鑼打鼓地慶祝,燕無極的黨羽在家惶惶不可終日。
刑部和大理寺的人帶著士兵四處抓人,確立罪名的當場格殺。
四處都在騷動,可士兵不斷在街上巡邏,終是沒出什麼大亂子。
燕北在下令的時候就明白,今日要掉的腦袋,恐怕上萬顆!
這次清掃,上至朝堂大員,下至胥吏,該殺的一個都不會放過。
“從古至今,恐怕也少有我這麼殘暴的帝王了!”
“史書上不知道會怎麼記載,該說是我昏君,還是暴君?”
燕北感嘆一聲。
“殺得好!皇帝聖明啊!”巷子裡傳出一聲怒喝。
燕北轉頭看去,正看到一個衙役被砍了頭。
刑部的人宣讀了罪名後,當場誅殺,然後匆匆離開。
要殺的人還有很多。
看到圍觀的百姓義憤填膺,燕北猜得到,這位衙役恐怕沒少做天怒人怨的事。
對於上面那些大官來說,治下的草民只要不是得罪了自己,對那些草民連多看一眼都不願。
而那些手中權力不大,甚至被大小官員當作犬馬的胥吏,確是直接關乎老百姓日子能不能過下去的‘大老爺’。
朝堂混亂,這些胥吏也會跟著烏煙瘴氣,爬在老百姓身上割肉喝血。
很多時候,民不聊生以至於天下大亂的癥結,都在這些不起眼的胥吏身上。
燕北讀過史,知道大燕的社會其實已經緊張到一定程度了。
即便燕無極篡位成功,這江山還能坐幾天?
這些不起眼的草芥,在自己活不下去的時候,一聲‘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再強大的王朝也要膽寒!
回到皇宮的時候,已經是午時,坐在龍椅上,燕北看到史官正在殿側奮筆疾書。
“你覺得朕是暴君嗎?”燕北突然問道。
史官有些緊張地抬起頭,“微臣不知……”
燕北眉頭一挑,“不知?”
史官緊張地解釋道,“微臣只是把發生的事記錄下來,至於是非,應當由後人評價。”
燕北沉吟片刻說道,“說得有道理,發生了什麼,如實記錄就是。”
幾百年後,著名史學家寫的所著的燕史中,留下了一段需要背誦並默寫全文級別的長文。
讓每個學生都深惡痛絕的同時,又不由感慨那一刻開啟了怎樣一個偉大的時代。
“大燕國,大乾九年,京城大火,舊時代燃燒殆盡,火焰中新生的王朝,改變了這個時代……”
……
京城中的殺戮持續了一天,從早殺到晚,整個京城都縈繞著淡淡的血腥味。
燕國京城各衙門,上至一品大員,下至胥吏,這一次竟直接去了三成!
正常情況下,死了這麼多人,大燕的官府職能就算不停擺,也殘廢了。
可實際上,委任完各部各衙門的主官後,燕國的京城各衙門,竟然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執行起來。
大量閒置的官員抓住這次機會上位,之前被打壓的官員官復原職。
那些留在自己位子上的,也不敢混日子,深怕那位火燒淳王府的暴躁皇帝,再幹出什麼瘋事。
老百姓對皇帝殺貪官汙吏感恩戴德,可這些當官怕啊!
誰知道下一個掉腦袋是不是自己。
至於那些新上任的官員能力如何,也不用擔憂。
一個部門的一把手,並不是最有